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友协60年】专访朱晓明:浦东开发初期,我如何让外资外企落户金桥
分享至:
 (19)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2017-01-23 06:01
摘要:那时的浦东处在刚起步的阶段,开发公司缺资金、缺项目、缺人才、缺经验,可以说是什么都缺。但在我们这批开发者心目中,不缺勇气,也不缺智慧。

专访朱晓明是在浦东金桥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新校园内教授楼的五楼。自2006年至2015年,朱晓明在这里当了近9年的院长,用他的话来说,曾经一度是“白天当院长,晚上备课,到点授课”。


“2015年卸去学院行政职务后,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教授了”,朱晓明说。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块奖牌,那是他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6年教学优秀奖”的奖牌,据说那是课程评价最高且最受学员欢迎的教授才能获得的殊荣。朱晓明说,与他同时获奖的还有许斌教授、王高教授。在2015至2016年中,朱晓明完成了六本译著与专著,其中《数字化时代的十大商业趋势》获中国高等学校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朱晓明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渊源始于建校之初。1994年,当了4年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首任总经理的朱晓明,争取到了学院落户金桥。那些年,金桥成为许多中外高新企业的云集之地,而碧云国际社区也成为上海配套齐全的宜居之所。


1995年7月,朱晓明离开金桥开发区去市政府工作,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上海市外经贸委主任、外资委主任、外经贸工作党委书记。2003年起,他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8年至2011年,担任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金桥开发是浦东开发开放的缩影,而浦东开发开放又是上海对外交流、对外经贸中浓墨的一笔。作为一线的开拓者,朱晓明在他的办公室里回忆了金桥开发中的经历。

 

 


要让所有中外投资者明白:金桥开发区有决心一张蓝图干到底



上观新闻:1990年,您去金桥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朱晓明:1990年7月,经过市委市府的面试,我从上海纺织工业局副局长的岗位上调往浦东金桥开发区担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那时的浦东处在刚起步的阶段,开发公司缺资金、缺项目、缺人才、缺经验,可以说是什么都缺。但在我们这批开发者心目中,不缺勇气,也不缺智慧。

 

我觉得,开发者身上最具价值的是“创业、创新精神”,可以概括为“创业是魄,创新是魂”。


上观新闻:开发工作千头万绪,什么才是重中之重?


朱晓明:金桥开发起步之时什么都缺,但我认为最缺的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规划 —— 一个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的现代工业区的城市规划。开发之初,制定规划是重中之重。

 


上观新闻:这一规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朱晓明:包含三大部分,第一是基础设施规划,第二是产业发展规划,第三是社会发展规划。这三大规划,既要通得过当时的评审,也要经得起长久的考验;既要有超前谋划的意识,也要有精妙细致的论证。


在规划过程中,我釆用了几个数学模型,这些都得益于工业管理硕士、经济管理博士的攻读。1994年到1995年我完成了《开发区规划研究》这一著作,书中的这些数学模型,被收纳到了2005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案例教程》之中。


上观新闻:一份好的规划能给投资者一颗“定心丸”。


朱晓明:1993年,我们编撰印制了《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规划图册》,这本图册集中了三大规划与21种专业规划于一身,而且中英文对照。看到金桥的战略规划和规划图册,所有中外投资者都会明白:金桥开发区有决心一张蓝图干到底。


我认为“规划是金”,一个好的规划比起一项优惠政策也许更能吸引投资者。鉴于这一点,当年许多全球跨国公司、国内集团公司的工业项目,都选择去金桥投资。金桥的规划也得到了业界的肯定,1995年,我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时若没有勇气、没有“创业之魄”,就很难建成金桥立交桥



上观新闻:除了规划先行,金桥开发还需要创业勇气与创新精神。


朱晓明:是的。比如建金桥立交桥。整个金桥开发区沿杨高路长6公里,要是没有立交桥,从市区通往外高桥保税区,也就是现在外高桥自贸区的杨高路会非常拥堵。不仅如此,金桥开发区本身也会有出行问题,因为杨高路是一个快速通道,不设置红绿灯,车辆去金桥进来容易出去难。


上观新闻:听说在规划金桥立交桥的时候,您运用了科学分析与统计预测。


朱晓明:是这样的。打开我1994至1995年写的《开发区规划研究》一书的第64页至71页,你就会明白:先要做实地调查测录,根据这些统计结果并采用“菱形方案”,然后是(1)分类建立模型,包含出行生成模型、出行划分模型、出行分布模型、交通流量分配模型;(2)对本市的城市及地区作预测(人口与就业预测、机动车总量预测);(3)分析规划路网;(4)分析杨高路、金桥路现状交通流量,包括北进口、南进口、西进口、东进口的流量比例;(5)加入高峰小时系数、小汽车当量(PCU)系数等,最终得出杨高路—金桥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预测。从高架下来的匝道,有一车道、二车道之分,需依据预测的流量数据而定。


上观新闻:如今看来,当时建立交桥是有必要的。


朱晓明:当年建金桥立交要金桥开发公司出资,让人犹豫让人愁。可以想象,当时如果没有勇气、没有“创业之魄”,就很难建成金桥立交桥。如果当年没有立交桥,这20年里金桥、外高桥地区都将会受到交通困扰。这座立交桥又为20年后中环线重置金桥立交,节约了大量的拆迁成本。

 


上观新闻:除了出行交通外,人们还关心环境问题。


朱晓明:金桥是我国南方地区中率先实现集中供热(非居民用)的开发区,这里不允许任何进区企业或机构建造燃煤锅炉房及其烟囱,而金桥开发公司提供的集中供热系统是燃油的,排放完全符合环保标准。这就是金桥开发区“一根烟囱”的故事。


20多年前,我们并没有关于pm2.5的知识,但在开发区内的小环境,金桥超前符合了今天全球的环保目标。此外,金桥还以一块公建配套用地,从物理空间上把工业区与碧云国际社区严格地隔离开来。这就是说,金桥开发区从一开始就给区内企业与居民一个身心健康的承诺。


上观新闻:完善的配套也有助于金桥的引资。


朱晓明:记得1994年,柯达公司派了一个全球副总裁带队来我国考察,为柯达中国的总部选址作决策。到访金桥时,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请问金桥开发区的教育环境是什么?”

 

我洽谈过无数个投资项目,却从未碰到投资者开头就问教学环境一事,我楞了一秒钟就有信心地答道,“请看金桥的规划图册,它会详尽地告诉您”。在规划中,金桥地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高校、研究生院遍布碧云国际社区。


上观新闻:碧云社区中有中福会幼儿园(后迁移至康桥)、平和学校、德威学校、协和学校、杉达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 十多年前,它们已落户金桥并成了名校。


朱晓明:是的。这些配套让柯达将它的中国总部建在金桥开发区。此外,金桥还建成了其它种种配套,如华山医院浦东分院、浦东妇婴医院、120急救中心、外国专家体检中心等。

 

 


我想,品牌靠的是信誉,信誉靠的是实干。



上观新闻:外资、内资项目引进后,金桥还会像引资前那样地尽心服务吗?


朱晓明:贝尔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1年落户金桥,1993年至1994年形成了生产能力。1995年梅雨季节,大雨连绵多日。有一天,贝尔公司来金桥来告急,说车间里水漫金山。

 

当时贝尔公司承担着技术含量领先的程控交换机的出口,据说一台产品就值2000万,而整个车间有许多台程控交换机正在进行出厂前的检测。大家担心贝尔厂区的积水会产生巨大损失。


上观新闻: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朱晓明:我和金桥的二三十名干部连夜从北京东路五金市场借来了许多小型的抽水泵,帮助贝尔公司排水,三天后终于排除了险情。事后贝尔公司确认金桥的基础设施没有问题,而是他们的厂房设计有缺陷。类似这样故事有不少,我想,品牌靠信誉,信誉靠实干。


上观新闻:那个时候,金桥开发区的国际交流、国际合作多吗?


朱晓明:浦东开发开放让国际友人十分震撼。所谓眼见为实,目睹浦东开发开放、快速崛起的事实,外资、外企包括国内各类企业增强了来浦东发展的信心。

 

记得1994年就有二三十位国外元首与国内重要领导人来访金桥开发区。2000年,世界500强会议第一次在中国上海举行,跨国公司参观中国开发区的活动,就选在金桥开发区进行。


上观新闻: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回顾金桥发展的经历,对现在有什么启示?


朱晓明:回首往事,昨天我们所积累的吸引外资的经验,有利于今天我们作为投资者“走出去”的发展。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的。当下,在“一带一路”以及“走出去”战略的鼓舞下,企业可以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传播文化,提高自己民族对全球的影响力。浦东开发开放已经20多年了,历史让开发者与世人共同见证了“多彩的文明交流”和“丰富的文明共鉴”。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