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问计】“把脉”环境整治:期待蓝天白云,更期待长效机制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志彦 洪俊杰 2017-01-19 20:59
摘要:代表委员们希望,上海能将环境治理的经验制度化、固定化,别让环境问题出现反弹和回潮。

 

“上海的天更蓝,水更绿了,希望这样的蓝天白云,水清岸绿能一直保持下去,而且越变越好。”在上海两会上,环境综合整治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在“把脉”环境整治各项政策时,“长效机制”一词频频出现。代表委员们希望,上海能将环境治理的经验制度化、固定化,别让环境问题出现反弹和回潮。

 

仍有短板待破解

 

上海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就能窥见一二。去年,上海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3%以上,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PM2.5年平均浓度从上年的5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5微克/立方米。

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和短板依然存在。

 

“上海自2000年被列为国家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垃圾分类的标语不时地出现在上海市民身边。十几年过去,上海垃圾分类的工作不尽人意。”市政协委员曹艳春说,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居民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仅6.5%的上海居民表示“完全实行了垃圾分类”,而表示“从未实行过垃圾分类”的居民比例达32.1%。“究其原因,是市民对垃圾分类的价值和目的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分类后续处理跟不上,也是导致市民对垃圾分类缺乏热情的原因之一。”为此,她建议逐步取消小区地面垃圾桶,实行垃圾不落地,每天固定时间,有专门垃圾车来小区收垃圾,并且要求居民按照规范分类垃圾,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市政协委员吴珍美则认为,现有部分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束缚了环境综合整治的效率。比如,按照目前的司法程序,拆除高层违建起码要6到12个月以上。同时,一些违法建筑的认定需要市房管、规划等部门予以协调,推进较困难,“我们缺乏一套‘直通车’式的协调机制。”她建议,市区两级管理部门之间要建立健全问题协商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的蔡生力委员关注城乡接合部社会综合治理问题。“网上有市民吐槽说,不怕地处闹市,不怕住在农村,就怕城乡结合部,那里往往各种店铺林立,人口嘈杂,车辆拥挤,黑广告乱贴,造假窝点频出,垃圾污水随处可见,已经成为环境整治的‘堵点’。上海有必要加强城郊结合部的规划,不要让这些地方成为‘灯下黑’。”

 

市人大代表、金山区委书记赵卫星提出,上海要实现“区域恶臭污染根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的整治目标,就应该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施更高标准和更严执法,注重源头治理,加快形成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模式,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在这方面,金山希望成为全市“环保最先进、治污最严厉”的地区。

 

建立长效机制是根本

 

环境整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远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建立长效机制。

 

“河道治理中,绿化景观很快可以达到效果,但水清了,并不说明水质真的好了。水质修复需要很长时间的调蓄和调养过程。”市人大代表汤静波说,很多河道经过治理,黑臭现象基本消除,但夏季大暴雨来了后,雨水和污水又直接混流。“河道可能350天都是清的,暴雨天又恢复了黑臭。水体当中有动植物生态系统,一次冲击之后,这套系统又被破坏了,需要长年累月不断恢复。失去自净能力,河道长期变清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

 

汤静波建议,上海要增强城市内部的蓄水能力,充分集约化利用土地。“蓄水池建设很耗费土地,因此要把郊野公园建设和公园绿地结合起来。上海规划了很多郊野公园,但是生态功能到底怎么样?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土地,把蓄水功能、自净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结合在一起,让这一块土地产生更多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利用。”

 

市政协委员吴冈关注上海的森林保护问题。“现在上海有1000平方公里的森林,分布在各个区域。目前,森林砍伐、野生动物保护归属地派出所管理。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森林保护非常专业,仅靠当地派出所,反应速度与打击力度都很慢。我们国家多个省市,包括北京、天津、重庆,都有森林公安部门,唯独上海没有。因此建议,成立一个上海森林公安队伍,保护这1000平方公里的森林。”

 

“环境保护不但要考虑产品制造过程是不是绿色、是不是环保,还要保证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做到绿色环保。”卢卫民委员将关注点放在了生产性污染上。在他看来,用高技术制造产品的过程不一定环保,如果处置不当,也可能会对环境、对生态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他建议,上海应尽快形成绿色制造的全过程监管模式。

 

环境整治要想长效化,离不开全民参与。曹珍富委员提出,要加大环保宣传的力度。“有关部门能不能编写小知识、小常识、小册子发到市民手里,把相关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知识、需要注意的事项宣传到每个市民,让大家都做环保‘啄木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制度设计得再好,也要靠人去执行。很多代表委员建议,上海要重视基层环保执法力量的建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海基层环境监管力量薄弱,已经成为环境综合整治的短板。”市人大代表袁园说,目前上海16个区基层环保执法力量含内勤人员一共500多名,每年要承担全市所有企业的监管执法工作,同时还要处理7万件信访案件,承担24小时应急值守、排污费征收、专项执法、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等各种环境监管任务。以奉贤区为例,全区一年环境信访3000件,实体型企业1万家,环境检查队实有人数只有25个人,很难监管到位。宝山区一年环境信访2500件,实体型企业6000家,社会源不计其数,检查队实有人数34个,可见一线人数严重不足。

 

袁园说,基层环境监察人员既要熟悉环保法律法规,还要熟悉产业政策,既要对环境治理设施有精准了解,还要具备查案办案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基层薄弱的环境监管力量,与日益提高的环境保护任务极不匹配。上海环保领域有必要加快垂直管理改革,在顶层设计当中,把全面提高基层环保队伍的量和质作为重中之重,确保上海环境执法能力不成为城市的短板。”她建议,上海应合理设置编制数量,加大现场执法人员的配置。同时,可以探索环保执法购买第三方服务,允许将环保执法中专业性比较强的部分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从而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效能。

 

在吴珍美委员看来,城管队伍当下的执法项目、执法范围正不断延伸拓宽,从过去城市管理到如今进社区、进校区综合管理,从依法拆违到查处非法营运,“出现新形势、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执法队伍的培训力度”。至于培训内容,除了加强对队员的业务知识、程序规范的培训,还应加大对队员的依法治理培训,强化队员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提高队员的法律素养,确保队员业务能力能够不断适应工作需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吴珍美强调,相关业务机关在交代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配套指导工作,“要发挥法制科室对相应部门的指导帮助功能,确保这支队伍的执法事项合法、合理、合情”。

 

部门连线

 

市环保局:完成600多公里中小河道综合整治

 

2017年,上海将继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大力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和依法治理,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今年,上海要全面完成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涉及八大领域232个项目。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快完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编制好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同时,上海将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三大治理行动计划。大气方面,要出台深化治理方案,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和港口船舶减排。水方面,要推进落实“河长制”,全面完成郊区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和600多公里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实现全市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的目标。土壤方面,要全面启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农田土壤保护,有序推进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

 

此外,上海将深入推进两项综合整治,全面完成第三批市级22个地块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环境面貌。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