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从白发艺人到垂髫小儿,这个街道有独门手艺:用一点碎布拼剪出一个春天
分享至:
 (13)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17-01-19 06:56
摘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除了让其尽可能地融入现代生活,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采取生产性保护,让市场化来增添其生命力。”


裁缝店剩下的边角料、包装盒里取下的布、几张硬板纸、一点棉絮,经过精心的拼贴、描绘、缝补,就能变成栩栩如生的飞鸟鱼虫。比一般绘画多了立体感,比传统刺绣多了美术构图,这就是被评为杨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派民间布艺画。


“你看这些茶叶罐里包茶叶的布,人人家里肯定都有,但在我家,就是一条条金色的小鱼。”眼前这位88岁仍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是上海布艺画的创始人,王励新。


昨天,第一届上海市民布艺(创意)作品大赛落下帷幕,426件入围作品在布艺画的诞生地四平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展出。自去年10月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共收到了来自全市各区数千件参赛作品,其中还有来自7所高校的设计专业学生,传统民间手艺与现代创新产业找到了对接点。

 

 


潜藏半生手艺,创立海派布艺画


出身名门望族,毕业于金陵女校,年少时的王励新是个大家闺秀。在学校里,上午学英语,下午学女红,并习得其母亲传授的手艺,她7岁就能刺绣,善绘画。高中毕业后,王励新一心想上美院,但无奈家人反对,她选择了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化学系,最终成了上海第五十九中的一名化学老师。

 


年轻时的梦想,埋藏半生的手艺,终在退休10年后得以重拾。“那年我72岁了,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我在北京雍和宫看到了传统的布艺画,当时就被深深吸引。”王励新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布艺画时的感受,回来后,她将绘画和传统女红技艺结合,开创了海派布艺画的先河。

 


制作一朵小小的荷花,要先用硬纸板剪出花瓣的轮廓,填充入棉絮,再用白布缝起来,一片一片花瓣拼成一朵完整的花,再用颜料在白色的花瓣上上色。一朵花常常是一整天的功夫。


布艺画最早又称为丝绫堆绣,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在民间流行。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抽纱研究所重新恢复了这曾一度失传的堆绣工艺,以凤尾纱为主要材料发展成现代的布艺画。


但凤尾纱本身有局限性,于是王励新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丝绸、泡沫、金线等现代材料,让其外观更有立体感;又独创了“分段染色法”,采用纯色布料来包裹,然后在此基础上用颜料上色,描绘出渐变和立体的效果;为了简化创作,她开发了利用牙签、胶水粘贴代替刺绣的简易方法,让没有女红基础的人也可以上手。

 


一个街道,传承一门手艺
 

在王励新所生活居住的四平街道,从白发老人到垂髫小儿都有她的弟子。从2004年起,王励新开始在四平老年大学、杨浦老年大学开办授课,再后来,弟子又带弟子,如今,王励新门下弟子已有八代。

 

 

每个弟子在学习中又发展出自己擅长的技艺,形成不同“派别”。今年大赛获一等奖的朱文英就是“鱼派”,她是王励新的第三代学生。“朱文英擅做鱼,在她手下的鱼儿活灵活现,在上海几乎没有人能比得上她。”


后来王励新编撰了《布艺画制作》,成为上海第一批老年大学专用教材,也是第一部系统的布艺画教材。由于布艺画在杨浦的延续,及其背后的“百年历史、三代传承”,2011年,布艺画被列为杨浦区非遗项目。至此,四平街道已经拥有包括江南丝竹、元宵行街会、瓷刻和布艺画四项非遗。


一个街道,如何传承一门手艺?布艺,与杨浦的百年工业史有着莫大的渊源。


杨浦曾经集中了近代中国众多纺织企业,上海第一毛条厂、第一丝织厂、十五棉、十六棉、十七棉……这些纺织厂大多分布在靠近滨江的杨树浦路上,四平路街道位于杨浦区中心腹地,区域内建有鞍山新村、公交新村等工人新村,从上世纪50年代起,大量的纺织工人居住于此。


过去纺织厂里能工巧匠把他们的手艺保留下来,就成了今天的布艺画手艺。杨浦区领导参加外事活动,赠送给外宾的礼物就是布艺画。布艺的影响力,从一个街道到超出杨浦区,传播到宝山、金山等区域,一门根植于中国古代堆绣工艺和杨浦近代纺织工业文明的手艺,在近一百年间流传在上海各地。
 

 


从民间传承到生产性保护


布艺画来源于百姓的生产生活,原材料也取材于日常生活废弃物品,从王励新祖辈的那个年代到今天的百年间,一直是通过融入百姓生活的方式在民间传承。然而最近,王励新又有了一个困惑:“目前专门从事布艺画的传承人大多还是退休的、上了年纪的人,缺乏年轻人的群体。”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除了让其尽可能地融入现代生活,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采取生产性保护,让市场化来增添其生命力。”杨浦区文化馆馆长张亚非指出。


在本次上海市民布艺(创意)作品大赛中,除了上海各区的民间蚕丝爱着,还专门设有高校专区,与包括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7所院校达成了合作,鼓励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到布艺画创作中,实现市场化的生产。

 


目前,四平路街道正在建设上海布艺画传承基地。除了大学校园以外,布艺培训班已经走进了四平路街道3所小学,今年还将进入中学课堂。“未来,人们要学布艺,就到四平来。”张亚非说,这是四平建布艺画传承点的目标。


现在,王励新每天都坐在落地窗前的工作台上,缝缝剪剪,写写画画,有时她会自己创作一些画,有时则临摹一些画家的名作变成布艺画。布艺,是她一生的挚爱。“我今年已经88岁了,传承这门手艺,还要靠年轻的一代哪。”

 


本文摄影:黄尖尖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jfshquxian@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