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周日品区 | 上海中心城区不同的"咖啡气质",品一品哪一杯最有味
分享至:
 (23)
 (1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2017-01-08 06:34
摘要:对于一个热爱咖啡、热爱到各种咖啡馆消磨时光的人来说,咖啡远不只是一杯饮料,更表达着一种情绪、代表着一种文化偏好。而我发现,不同地段的咖啡馆也在诉说着不同的地域故事,每个区也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咖啡气质”。


新年第一天,明媚透亮的午后,闺蜜约我到一家叫“窝”的网红咖啡馆喝一杯。
 

静安区巨鹿路一带,是我们平常爱逛的地方。转进一条老式居民弄堂,一路寻店一路望向一间间敞着门的灶披间,猜想主人会准备什么样的晚餐。弄堂深处拐个弯,迎面是一幢砖木结构花园洋房,做旧的绿漆木门虚掩着,门里飘出一股咖啡香气。
 

推门而入,店堂里人声嘈杂,早已满座,唯一空着的临窗圆桌是我们事先预定的席位。洛可可式繁花墙纸搭配欧式古典家具,铺着镂花台布的边桌又是海派风格,满墙画框、鲜花,以及玻璃柜里的红酒和各式木制摆件,都表明着店主的“欧洲情结”。
 

“侬好,要点啥?”送上菜单的竟是位上海老阿姨,这在其他咖啡馆可不多见。原来,店主是她的儿子媳妇,小两口到意大利生活了几年,回国后开了这间咖啡馆,老人家也一起帮忙日常打理。
 

走出咖啡馆,重新端详这幢小楼。复折式屋顶覆着红色机平瓦,底层墙面为红砖砌筑,与静安区各种精致的洋楼相比,它显得特别简朴小巧。不起眼的铭牌上记录着这里的历史——这里是旧时外交部长王正廷旧居,是他建于1923年的私人府邸。如今,外面的整面围墙上贴满房屋征收公示信息,这条老弄堂或许很快就要被拆除,不知这家咖啡馆的命运将会如何。
 

“窝”的风格是欧洲古典混搭海派经典

 

对于一个热爱咖啡、热爱到各种咖啡馆消磨时光的人来说,咖啡远不只是一杯饮料,更表达着一种情绪、代表着一种文化偏好。而我发现,不同地段的咖啡馆也在诉说着不同的地域故事,每个区也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咖啡气质”。好比中心城区有不少类似“窝”这样由名人旧居改成的咖啡馆,静安的显得精致小资,徐汇的普遍文艺范儿,虹口的则沧桑厚重,而最昂贵奢华的咖啡,总是出自黄浦和浦东。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那么请你跟随我一起品一品各区的特色咖啡——
 


享用一杯“历史的香醇”




咖啡馆是上海开埠以后外国人带来的“西洋玩意”。早期提供咖啡的场所主要在一些西餐馆、饭店、俱乐部等等,最有名的是永安公司的七重天咖啡馆和汇中饭店附设的咖啡座。


1928年,《申报》出现一个新栏目“咖啡座”,意在鼓励作者像在咖啡馆里一样“自由地就任何议题交换意见。”这其实也证明了一个事实——咖啡馆在当时是上海社会新兴的城市空间,在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时的咖啡馆主要集中在老卢湾、徐汇等法租界以及虹口日租界这些地区。位于法租界的霞飞路出现了许多效仿巴黎的露天或室内咖啡馆,比如巴尔干、君士坦丁堡、Kingsley、Little Coffee Shop以及伟多利咖啡馆、皇家咖啡馆等,面积较小但舒适的咖啡馆则遍布虹口区的北四川路。
 

上海最早的一批咖啡馆主要集中在当时的法租界(徐汇、老卢湾等)和日租界(虹口等)

 

当时最著名的咖啡馆当属虹口区的“公啡咖啡馆”。这是鲁迅先生“出街饮咖啡”的地方,他曾经在《革命咖啡馆》里写道:“遥想洋楼高耸,前临阔街,门口是晶光闪烁的玻璃招牌,楼上是我们今日文艺界的名人,或则高谈,或则沉思,前面是一大杯热气腾腾的无产阶级咖啡,倒也实在是理想的乐园。”这个“左联”人士在白色恐怖期间秘密集会的地点,如今早已不再经营,成为多伦路上一处历史遗址。
 

白马咖啡馆于关闭70年后重新开放

 

解放前的虹口区,凭借着水路相连、交通便捷的优势,成为上海的重要通道和近代工商业创办最早的地方,大量移民和侨民,正是从北外滩码头进入上海。若想重温犹太难民在虹口的历史,当去白马咖啡馆和大西洋咖啡馆坐一坐。
 

在上世纪30年代末,白马咖啡馆对于在沪避难的犹太难民来说,犹如另一座“诺亚方舟”,让他们重温欧洲生活方式,也让提篮桥地区拥有“小维也纳”之名。前几年,虹口区复建白马咖啡馆,将其作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二期项目,修旧如旧恢复当年原貌;而马路对面的“大西洋咖啡馆”曾经也由犹太人经营,2013年开放之日,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特地前来剪彩,品尝了老馆重开后的第一杯咖啡…… “到虹口喝咖啡”,享用的并非只是咖啡本身,而是一杯“历史的香醇”。
 

徐汇历来是特色咖啡馆很多的区域。仅有一公里长的武康路上,网红咖啡店一家挨着一家,深更半夜仍能看到排队等位盛况,随手拍张照刷朋友圈,还能附带说说老房子的故事;安福路、华山路、岳阳路一带的咖啡馆,因为由来已久的戏剧、音乐等文化元素而深受年轻人喜爱……
 

武康路上的coffee tree和Anna Caffetteria是笔者经常光顾的两家咖啡馆

 

擅长打文化牌的徐汇,最近还做了一件绝顶有趣的事。由该区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主办的一场“咖啡生活周”活动上,引来了老牌企业“上海咖啡”。许多人还记得儿时拥有过的经典铁罐子,这家厂出品的麦乳精、乐口福更是上海人共同的记忆。上海咖啡厂市场部经理杨师傅亲自坐镇展会,现场为人们冲泡手工咖啡,他向媒体透露,老厂已在松江泰晤士小镇开出一家“爱丽丝漫游仙境”主题新店,还将为上海中心和东方明珠定制一款咖啡伴手礼,洋气的新产品或许会成为一张新的“上海名片。

“上海咖啡”曾是一代老上海人心目中的记忆

 

杨师傅现场展示手冲咖啡

 


“园区咖啡馆”品味产业特色




许多人热衷于在咖啡馆里思考人生、揣摩路人,而我出于职业习惯,更喜欢捧一杯咖啡打量周边环境、思索咖啡馆所处区域的产业特色。久而久之发现,这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相似气质。


我喜欢到有特色的创意园区里喝咖啡,因为感染了园区特有的文化艺术气息,那里的咖啡馆也大多富有创意。


“园区咖啡馆”是普陀区的特色。我常常去 M50创意园里的“UNDEFINE”,老仓库改建而成的咖啡馆空间宽敞、楼层很高,不做吊顶的房顶、空灵简洁的铁艺楼梯以及各种富有工业气息的装饰品,让人想起苏州河畔曾经兴盛的民族工业。这里曾是《何以笙箫默》的取景地,也经常承接园区主办的一些艺术类展示。

M50创意园里的UNDEFINE具有普陀特有的民族工业气息

 

还有光复西路上由江南造纸厂旧址改建的“开伦•江南创意园”, 曾经的锅炉房和老浆间,经过美国设计师之手变换出各种风格,做旧钢板、清水红砖和大理石混搭的外立面,配以落地窗、木楼梯,为文创类企业提供了性价比很高的办公场所。一次午休时间,我扎进白领堆里,在园区里的“太平洋咖啡”喝了一杯。这里有一幢小楼是太平洋咖啡总部,过了春节,这个品牌还将在园区开设咖啡培训学校,培训一批咖啡制作专业人才。

一边喝咖啡一边眺望苏州河是种很好的体验


我常常坐在咖啡馆里凭窗眺望苏州河。这几年,普陀区将苏州河沿岸的近代民族工业财富经营得有声有色,长达21公里的苏洲河普陀段两岸曾汇聚700余家工厂,中国最早的火柴厂、天厨味精厂、中华印务馆、荣氏家族的面粉厂、申新棉纺厂都诞生在此。依托于这些地缘财富,普陀区延续历史优势,精心打造智能制造产业,不断将“服务+智造”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园区品质,吸引各种符合产业定位的高端企业入驻。毫不夸张地说,一家咖啡总部的入驻或许就可以留住好几家外国企业,而一家核心企业又可以串联起一条产业链。


如果说咖啡是园区建设的一大“功臣”,那更大的赢家应该是杨浦。我不久前在五角场地区政学路上的一家咖啡馆喝到了美国最新款的“冰滴咖啡”,据说,几个到上海来找创业场地的美国人发现了这里,立马决定把公司开在这附近。五角场地区的咖啡馆真是创业者的乐园,“天使基金”、“商业计划”、“资金规划”,这些词语在咖啡馆嘈杂的环境里辨识度很高。五角场某个创客空间的开发者姚净行说:“创业者为啥都爱喝咖啡?这是因为,咖啡是个媒介,可以让人坐下来碰撞和交互,一起创造新东西。”


自然而然,咖啡馆聚集之地变成了头脑风暴、创意迸发的“创客工场”,而杨浦丰富的科创空间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能把这些“咖啡客”留在此地创业,这让其他兄弟区艳羡不已——仅仅在五角场一带,提供给创业者的选择极多,想租最小的众创空间,以单个“工位”起算,稍大的,可以去大学路两侧的创智坊,80平方米左右的LOFT信价比很高,再往后,是创智天地企业中心、科技中心,面积从几百、几千到上万平方米都有……一个区域便浓缩了创业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五角场创智天地、大学路等处的咖啡馆充满活力,经常举办创业讲座、小型路演等活动

 


为高层次人才煮一杯高端咖啡



有人问上海最贵的咖啡在哪个区,我想答案应该是黄浦。反正我所知的最奢侈咖啡,是黄浦区新天地“质馆咖啡”里的“名人咖啡”Perci Ruby(展望红宝石),这杯巴拿马瑰夏庄园的熟豆咖啡,售价1010元,每天限量10杯,据说销量还不错。

笔者也很想知道,郑松茂老爷爷的“展望红宝石”千元咖啡是什么滋味

 

“质馆”旗舰店略有土豪气质

 

在黄浦在这个老牌商业中心,可以找到许多名人开的咖啡馆。“质馆咖啡”的创始人是“台湾广告之父”郑松茂,他选在新天地开设了一家上下两层楼的旗舰店,定位高端咖啡,而市区另一家“小质馆”却只有14平方米,定价体系也完全不同。除此之外,韩寒的西式咖啡简餐“很高兴遇见你”、周杰伦和好友刘畊宏一起开的“J CAFE”以及李宗盛和阿信联手开的复合式概念咖啡店——Sweat & Tears有练,也不约而同选在黄浦。

 

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

 

李宗盛和阿信的“有练”

 

周杰伦的“J cafe”

 

尽管稳居市中心“老大哥”地位,但黄浦这几年还是很“拼”,对于金融人才、科技人才、创意人才等高端人才求贤若渴,因此在生活配套设施方面,走的也是“高大上”路线。与隔江相望的浦东陆家嘴金融带那些价格不菲的高楼景观咖啡馆一样,黄浦区的高级咖啡也从来不怕没有顾客。


不同气质的咖啡馆所吸引的消费人群完全不同。在长宁和静安这两个外国人最多的区,有着最洋气的咖啡馆。


古北黄金城道有家“最任性咖啡馆”, 每天中午12点营业到下午5点,拿铁咖啡天天热卖,络绎不绝的顾客中,有来自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老客户。长宁坐拥古北高档社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毗邻世界最大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去年1月底的数据已达到境外人士占常住人口比10%,遥遥领先全市平均水平。

“别处”每天的营业时间只有5小时,却不影响它成为网红


如果说长宁以洋居民居多,那静安则更多商务商业人士。静安是第一个提出“国际化”的中心城区,早在十几年前,老静安就喊出“国际静安”的口号,大量吸引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跨国企业总部落户。这几年,静安的外国人确实越来越多。我每过一两个月路过武定路、昌平路等路段,总会发现一两家新开的咖啡馆,这些咖啡馆的风格相似,大多店面不大,有宽宽的整面玻璃门,店堂空间和露天座位相联通,是欧洲常见的咖啡馆格局,消费群体也是喜欢坐在室外聊天、喝咖啡的老外。


下一个吸引外国人大量聚集的区域,我想也许是徐汇滨江。我期待西岸新地标 “上海梦中心”建成开放,作为主体开发方之一的香港兰桂坊集团深谙咖啡和酒吧文化,不知届时会引入怎样的高品质咖啡馆,又是否能符合大多数人的期许。

规划图上的“梦中心”颜值很高

 


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片编辑:栾吟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