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中国电影的“雾中风景”
分享至:
 (7)
 (1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玮 2017-01-07 11:11
摘要:特效大片、功夫片、喜剧片等各类体裁簇拥出中国电影在现象上的热闹红火。但,愈热闹,愈需要冷静的审视与思考。

时下,2017年贺岁档电影纷纷上映,特效大片、功夫片、喜剧片等各类体裁簇拥出中国电影在现象上的热闹红火。

愈热闹,愈需要冷静的审视与思考。

因为,电影这门“第七艺术”总是与工业、资本等社会政治经济范畴密切相关。对正处于急剧演变中的中国社会来说,这些是急需辨析并讨论的命题,也是《雾中风景》这部关于中国电影的专著展开讨论的坐标。

在第79期北大博雅讲坛上,《雾中风景》作者等几位嘉宾从不同的视角,去打量中国电影的“雾中风景”,对当下火热的电影文化进行了一番冷静的透视。

 


 

►当代与历史交织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戴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北辰(电影理论研究者)

《雾中风景》近日再版了,这本书在这个时刻重新与读者见面,我觉得可能需要用我们的“读”来重新给予它某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我们自己的历史里、自己的意识里,去重新接近《雾中风景》。

重读这本书很有意思的另一点在于,作者写作的语境都是当时的“当代”,而在此时此刻的“当代”,去看曾经的“当代”———历史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有趣的感觉———一种当代与历史交织的感觉。

所以,我想问戴锦华老师的是,您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提到了———这本书的写作和您自身的生命是存在交叠的。那么,假如您不是这本书的作者,而只是以读者的视角去看,在今天您重读这本书的原因会是什么?

戴锦华(《雾中风景》作者)

当年在看这些电影的时候,在写关于这些电影的文章的时候,我不仅是在看这些电影、写关于这些电影的文章,也是在通过这些电影看我所置身的时代、我所亲历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是站在倾斜的塔上瞭望这个时代。”最初看到这句话时,我就产生了认同,那是一种对自己希望选取的或者可能占据的尴尬位置的一种认同。后来,我用这句话的意思做了关于中国第四代导演的文章的题目。这或许是我将对于自己的认识投射到了第四代导演身上,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象征来解释第四代导演所处的一种尴尬的、但又是有趣的历史位置。

在这里,“斜塔”是对当时中国的电影艺术、电影文化的一个象喻,这一代电影人他们所选取、所站立的这座斜塔,一端连接着大地,一端指向天空,象征着属于他们的一种尴尬但有趣的历史地位。

如果说这本书对我有什么价值的话,我知道,它不光是一个关于电影的论文集,它也是我生命的一个时段。

如果说这本书对读者有一点意义的话,那就是读者面对它的时候,也是面对着某种电影史的材料,从中不仅可以体会那个时代的导演,也可以体会那个时代的人们,那里面有当时我们对电影和文化的想象。

 


 

►仍是一个迷人而多元的窗口

 

书中插图

 

杨北辰:

上世纪80年代,电影在中国文化领域里起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作用,当时关于电影的理论和批评、对电影的探讨会回流到其他社科领域。

但现在,我们都切身地感受到,电影在整个文化领域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它从当年先锋文化的代表,成为了现在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代表。那么,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电影还能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

戴锦华:

我最近经常在谈论的是电影的数码转型,在谈论数码转型的时候,我的核心焦虑是“电影死亡”,准确地说是“胶片死亡”。这引申出来的问题是,胶片死亡之后,电影仍将继续生存吗?这个电影原本介质的消失,在什么程度上意味着电影的死亡?

不过,我也知道,“电影死亡”这个局面至少不会很快发生。其中一个原因是,我认为伴随着中国崛起、中国电影崛起,巨大的中国电影产业和市场格局就犹如一剂强心剂,影响着电影的发展。这一剂强心剂如此巨大,使得好莱坞减缓了资本流出的速率,甚至据说还有回流。

我认为未来电影会不会死亡取决于一个关键,即我们要不要用VR虚拟现实眼镜来取代实体影院。只要实体影院继续存在,电影艺术就将继续存在。反过来就是说,实体影院的空间决定了电影艺术很多质的规定。你们可以认为我落伍了,但我仍然坚持认为电影是影院的艺术。

虽然,我觉得今天电影的社会功能在萎缩,但不管如何萎缩,电影始终是我们看到世界多重面目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媒介。只要你不只盯着好莱坞大片、院线热映的电影,你去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电影节的影片、各种评价系统推荐的影片,你就会在电影中看到今天世界几乎所有的问题和样貌。

在这个过程中,我欣慰地发现,在今天电影这扇窗口仍然是一个迷人而多元的窗口。几乎所有的问题,你都能在电影中找到它的某种呈现或标志。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一个东西能替代电影。

我鼓励大家去影院,是因为我相信电影是影院的艺术,也是因为一种危机感,今天的数码介质正在把我们分割在不同的宅里。但不要忘记,人类是社群和集体性的生存。我们需要像今天读书会这样的空间,人对着人,彼此的眼睛是真的在对视。电影院也是这样的空间,让我们去相遇,去交流。

 


 

►不能隔断中国电影的脉络

 

书中插图

 

范倍(重庆大学电影学院文学系副主任)

在《雾中风景》中,我读到戴老师对第四代和之前的中国电影的评价都很高。后来当我有机会看到这些影片的时候,却总是有一点点期待的落空。这可能是每个人进入这些影片的方式、途径有差异的缘故,但对我来说那种失望是真实存在的。

戴锦华: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如何看待电影史上的影片;另一个是我们在重新观影的时候怎么处理个人的观影经验。

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部好莱坞电影《回首当年》,是少数让我回肠荡气的好莱坞电影之一,当时我是在电影资料馆看的,看完以后,电影里的形象、音乐久久在我的脑海里反复回旋。21世纪的某一年,我去美国,偶然发现了这部电影的光碟,我马上就买了。然而,回去一看,却失望得无以名状。它就是一部简单的、在镜头语言上可谓弱智的好莱坞小制作情节剧。我自己都不明白我当年为什么那么感动?再后来,我偶然在一部美剧中发现女主人公在不断谈论这部电影,而且从中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在那个时代曾对一代人产生过影响。

举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这里面有几个交叉关系:当时的观影状态、那个时代的氛围、那个时代大家共同携带的某些问题和某一部影片发生的共振。这涉及的就是我们怎么观看电影史上的影片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在今天电影文化的高度上,来观看电影史上的影片的。

如果你说对第四代导演的发轫作失望,我可以认同,因为第四代发轫作的问题不在于它的幼稚而在于它的混乱,就是说这些作品想要打破、想要创新,可是又交错在多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当中,显得很混乱。

但如果你对第三代电影、第五代电影也觉得失望,我恐怕不敢苟同。我认为第三代电影,或者说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电影具有一种特殊的电影美学。我一生看了七遍的电影是那个时期里的电影《刘三姐》,当时我不知省下了多少顿的早餐,为的就是存钱去买《刘三姐》的票。

1993年,我参加法国的一个电影节,在其中的“中国之夜”环节中当嘉宾。那天放映的是《小城之春》。那天我平生第一次被20多个法国记者包围,他们只问一个问题,你肯定这部电影是上世纪40年代的吗?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他们读出了很多20年以后最前卫的电影语言方式,他们不能相信在一部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电影中早已经出现。

看待中国电影,我们不能总是以好莱坞或以欧洲艺术电影作为范本,因为我们不能隔断自己的电影脉络。在过去的中国电影中,如果我们持有不一样的标准和不一样的观影位置,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电影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叙述。比如,第五代的两部电影《黄土地》和《绝响》,我是过一段时间就会重看的,每一次看都喜欢,每一次看都有心得。到今天为止,我认为第五代导演的第一个创作时期是他们的最高峰,此后,他们技术的进步、技巧的增加再没有使他们超越他们自己。

 


 

►一个症候性的时代文化

 

书中插图

 

杨北辰

曾经DV(数码摄像机)刚被使用的时候,我们看到当时一些导演用它做了一些激进的电影实验。今天的数码媒介相比DV时代,让电影的制作成本又降低了,也更为方便,甚至可以随时随地拍电影。技术永远是双刃剑,一方面,它可能使电影走向死亡;另一方面,这种技术有没有可能让电影重新获得一种激情,或者成为一种跟资本保持一定距离的媒介?

戴锦华

值得深思的一点是,当我们在获得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在失去什么?毫无疑问,在技术层面上今天电影几乎没有什么门槛。

这时候,“电影是什么”再度成为问题。就像我反复强调的,胶片死亡之后,电影与录像艺术、卡通、电视之间的墙就豁然倒塌。这时候,电影及与其相邻的艺术怎么自我定义、怎么因自我定义而获得独特存在和生存下去的理由?

当这样一种变化发生的时候,另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电影这门艺术是不是内在地包含着观众并且召唤观众?人人都可以拍电影,那么,谁是你的观众?你为什么要拍电影?这些问题有点老土,但非常必要。因为,今天一个症候性的时代文化是自拍,是KTV,一切都是要返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来的,一切都是揽镜自照。如果以这种揽镜自照的方式去制作你的电影,你不可能同时期待有人要看你的电影。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重新思考电影艺术社会功能的问题。

 


 

【延 伸】阅读“第七艺术”

 

这些关于电影艺术的文字,不仅是对这门“第七艺术”的解读与思考,也是它所折射出的世界与情怀。

因而,这些书既是关于电影的,也是关于书写者和阅读者自己的。

 

《电影通史》

菲利普·肯普 主编

王扬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全球电影史学家、电影研究者、影评人联手打造了这一关于电影的通史,对纷繁悠久的电影传奇进行了追溯,世界影坛的重要时期、流派和作品予以了展现,并以电影的高速发展来反观社会和文化的演变。

 

 

《伟大的电影》

罗杰·伊伯特 著

殷宴 周博群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伟大的电影》一书精选了美国影评人伊伯特的100篇影评,每一篇都是评论和鉴赏的提炼,是热爱、分析和历史的糅合。

作者的影评覆盖各种类型片、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作品,将电影知识、纯美学的判断力与晓畅文字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本广受好评的电影入门书。

 

《雕刻时光》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著

张晓东 译

南海出版公司

在整个电影史上,也许没有一位电影导演像塔可夫斯基那样对人类精神抱有如此执着而深切的关怀。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求索的文字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浸润着他对艺术深刻理解的文字也成为了电影艺术的一种标志。

 

《贾想1996-2008》

贾樟柯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导演贾樟柯力图用电影去捕捉时代高速发展下真实的表情,构筑自己独具特色的电影世界。

这部电影手记是他对这一历程的回望和总结,其中有他对中国电影的思考,以及对电影的一份情怀。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周寅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