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曾把煤烟当作“消毒剂”,人类不是一开始就明白污染是怎么回事的
分享至:
 (7)
 (1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葛维屏 2017-01-07 11:11
摘要:“污染”并非从来就有,而是一个被逐渐发现和发明的说法,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催生了烟雾减排的治污运动,同时开启了人类、科技与环境之关系的新思路。

“污染”并非从来就有,而是一个被逐渐发现和发明的说法。在《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中,作者彼得·索尔谢姆提出了这一看法,他还指出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发明现代污染观念的地方。

人们对“污染”的理解因工业革命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前,没人意识到煤烟问题。那时人们认为,“污染”意味着动植物尸体腐烂释放出无色有毒气体,而煤烟中的碳和硫是有消毒作用的,煤烟是消毒剂而非“污染”。到了19世纪晚期,人们对“污染”有了全新的认识:污染不再来自有机体腐败,而来自煤炭燃烧。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催生了烟雾减排的治污运动,同时开启了人类、科技与环境之关系的新思路

 


 

►人类文明的“副产品”

 

什么造就了污染?污染的观念已存在数千年,但在某个时期某个地点被认为是污染物的东西,在另一个时间地点却并不一定被如此认为。关于污染的观点同关于自然的观念一样,是一种文化发明。

谈到讲空气污染的书,除了这本《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以下简称《发明污染》),还有一本很出名———《大雾霾:中世纪以来的伦敦空气污染史》(以下简称《大雾霾》)。《大雾霾》与《发明污染》是具有承前启后且可以并称连理的两部论述空气污染的科技历史著作,在《发明污染》中还特意提到了《大雾霾》一书。

从出版时间的先后来看,不禁会让人质疑《发明污染》是否袭用了《大雾霾》的研究成果?为验证是否属实,我当即将《大雾霾》重新找了出来,细看一下,发现《发明污染》与《大雾霾》在论述上还是有区别的。

《发明污染》在书的第一章中,交待了本书写作宗旨,包括与《大雾霾》的分水岭之处:《大雾霾》虽然分析了随着时间推移煤烟的数量和聚集情况,却没有考察煤烟的含义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发明污染》重点阐述的是人类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史,着重反映人们对污染的理解与观念,所以本书的副标题“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其中“文化”一词是颇耐人寻味的。“污染”是一种人类文明的副产品,是一种物质现象,这里面提到的“文化”的基因与成分,恰恰来自于人类对污染的认识,这才是污染被融入到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书中所说,“关于污染的观念,就像关于自然的观念,是文化发明。”因此,从本书的内容看,对空气污染的事实描述,依然是书中的叙述重点,但全书更为侧重的地方,就是它以更多的篇幅,交待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污染的认识、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交锋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说《大雾霾》是客观地对空气污染进行史实叙述的话,那么,《发明污染》则着重体现了人们对空气污染在理念上的认识与争辩。

 


 

►呈现了各种理念的交锋

 

从人们对污染的认识变化中,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人类文化的自我梳理、选择与确认的变化过程。

在最初的情况下,人类的文化定性受限于认识能力的高低,会不可抗拒地呈现出张冠李戴的谬误。比如,在书中,我们看到,19世纪的前75年里,人们认为空气污染属于瘴气,“也就是腐烂的植物、垃圾、尸体和粪便产生的气体”,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煤烟反而被认为是一种驱逐瘴气的“消毒剂”。但是,这种认识在19世纪的最后数十年里,发生了根本逆转,人类的文化经过自我甄别与实践梳理后,用事实来引导人们进行自己的再度选择与重新定型,最终人们锁定了煤烟是一种污染物,从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污染清理进程。

由于本书是侧重于污染的理念变迁的论述,因此,书中把各种理念交锋的对立观点交待得甚为详尽。作者不惜连篇累牍引用当时各个阶层对污染的争执与交锋立论,让我们看到,人类文化是如何不断梳理着自己,不断求证着自己,最终选定了最接近事实的判断。在这种交锋中,除了最初开始的空气污染是由瘴气导致到最终对工业煤烟之害的认定,还包括众多一直争执不休的悖论式的争论,给人印象深刻的大致有:

工业用煤还是家庭用煤,导致了空气污染?早期的工业煤烟的确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祸首,但是20世纪20年代后,“英国的烟主要来自家庭源,而非来自工业源”,这给污染治理带来种种政治与法律上相应的问题。比如,如何排查个人产生的污染情况?这就必然涉及必须闯入到单门独院的个人家中,从而带来侵犯隐私权的嫌疑。由此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辩论。其本质上反映了西方社会对私有个人财产与隐私权的保护。在污染治理上也深刻地烙印上了社会制度的影响痕迹。

污染的危害,与阶级属性有没有关系?在19世纪的各种论调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工人阶级具有天生的抗污染能力,能够适应在污染中的生存,更有一种观点认为治理污染给人种优化带来负面作用,因为通过治污,“‘不健康者’得以存活、繁衍,对降低民族整体健康和精力水平起到了荒谬的效果”。这种残忍地将优胜劣汰理论运用到空气污染态度中来,认为污染可以起到意外淘汰不健康的劣质人种,实际上体现的是19世纪人类文化观念中对人性探讨与认知的一个过程。

我们在狄更斯等英国作家的小说里,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对于人性的执着追求,而终于在今天可以将这种丧失人性的理念,淘汰出人类的既有道德规则中。从对污染的理解与态度中,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人类道德不断完善与向善的轨迹。

烟雾的产生是由于工人还是主人?这也是人类空气污染认识中产生的一个颇为有趣的见解。反污染人士,“把工厂烟囱里冒出的烟归咎于工人”,认为应该由工人的懒惰、懒散承担责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种异想天开的归罪法,也是19世纪人类认知中的一个浊流。

 


 

►污染由整个人类合力造成

 

书中谈及很多的是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这一矛盾,正是当下中国最难以解决的困惑所在。英国当年在实行环境执法的时候,也必然地遇到了这一个尖锐的冲突性问题。“时至今日,还有人认为,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严格的卫生标准,就会把工作机会赶到环境法律较弱的国家去。”这些悖论式担忧,是否我们也耳熟能详?

此外,还有干净的煤气、电与生产时的矛盾。煤气与电力的运用,对减少空气污染,带来了理论上的可能,但是生产煤气与发电过程,同样是巨大的污染源。因此,在讨论能否用干净的能源代替高污染的能源时,又发生了持续的争论。

可见的污染与更深层次的空气污染谁更具危害?黑色烟云固然是空气污染的最明显的源头之一,但是,无色的二氧化硫所产生的酸雨同样是空气污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污染源。对此,人们又持续不断地展开交锋,时至今日,尚未平息。

今天,英国的空气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随着英国变得越来越富裕,小汽车、卡车、公交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它们让一些城市中心充满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颗粒物质、挥发性碳氢化合物。而我们当下的中国,同样面对迫在眉睫的大众污染,也包括私人汽车越来越多的拥有量。更为严重的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燃料的燃烧导致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直接产生了威胁地球整体空气质量的温室效应,书中明白地告诉我们:“由于过去200年间的煤炭和石油的燃烧,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约30%。”这样的空气污染现状,已经不是取决于一个地域、一个国度、一项燃烧方式的单方面因素,而是事关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的合力作用,这就使得空气质量的维持与提升成为全球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必须依靠所有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扼制越来越向自戕方向发展的人类自我毒害。


 

►让人欣慰的上升通道

 

从以上关于空气污染的观念交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出于人的认知能力不足导致的偏颇,如开始时认为煤烟气可以驱散瘴气对人的毒害;有出于阶级歧视导致的人性漠然的奇谈怪论,如认为穷困的人,可以听其自生自灭;还有认为工人阶级身强力壮,可以忽略污染的影响;更有适应全球一体化而形成的更为科学的空气治理理念,这就使人类的空气污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隅,而成为国家、政府与大众的共同职责所在。

在空气污染观念的进展历史中,其实始终掺杂着科学进步史、人类文明进化史,甚至包括阶级观念史。因是之故,《发明污染》这部书,可以让我们作为认识人类近代历史的一个更为广阔而纵深的背景,让我们了解到历史上林林总总的并不仅仅局限于环境污染的单个侧面。人类观念的交锋与冲突,也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共同准则,不仅仅要去努力把握最影响环境质量的核心问题(如“温室效应”),更让我们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日渐用一个更为人性化的标尺去对待人类之间的相处与相容关系。

那种在享受空气质量方面曾经有过的不平等观念,在今天日益没有市场,或者说已经只能藏掖于见不得光的潜规则中,时而骚扰一下我们的现实观念。

自书中叙述的时间起点即1800年以来,我们人类的共同准则与理念在一个进步的轴线上,走出了一条令我们感到欣慰的上升通道,这也许比污染本身更能够让我们看到对人类发展正能量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污染史,实际上也是一部针对人性恶的治污史。

 


《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

[美]彼得·索尔谢姆 著

启蒙编译所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图片来源:新华社 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