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鲍鹏山:心安理得与理得心安
分享至:
 (8)
 (1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鲍鹏山 2017-01-10 06:06
摘要:一个孩子在7岁时读不懂孔子、老人、庄子,非常正常。但是想想长期坚持读下来,当他能够以孔子和老子的视角看待和审视自然和人生时,这样的教育难道不是最大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最成功的教育么?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落后了?痛定思痛,我们开始引进西式教育,这是一种现代教育模式,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现代知识的海量学习。比如我们在中小学开设了许多课程如物理、化学、地理、数学等,这样的知识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没有的,只有现代教育才有。增加这些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它关乎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道理很简单,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是教育形式的巨大变化。我们开始进行班级教学,比如在学校里有高一高二高三,这叫级,每一级又分了许多学习单位,这叫班,加起来就叫班级,班级教育的优点在于极大提高了教育效率,一个老师可以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传授知识。

 

现代社会有现代的知识体系和职业体系,于是现代教育应运而生,这当然是一种趋势。但是,我们在引进西式教育的同时还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废除读经,把原先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这个教育形式废除了。

 

以前七八岁的孩子进入私塾,老师发的第一本书是《论语》,读完以后再读《孟子》,就是这么一本一本书读下去。这叫读书,所以孩子也叫读书郎,但是废除读经后学生不知道读什么了,于是我们有了“语文”这个课程。

 

问题在于,我们的语文教材里可能有《论语》选读、《孟子》选读等,我在上海的解放日报文化讲坛上专门讲过这个问题,这样的经典选读,第一,不具备整体性;第二,不具备系统性。结果是特别容易变成碎片化的知识和不成体系的知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弊多益少。

 

为什么现在我们不再产生大师了?传统社会人们读的书其实并不多,但是很容易成为大师,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孔子,孔子20岁的时候就成为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就是大师了;司马迁20岁的时候成为汉朝最博学的人;唐朝以后,科举考试普及了,在科举考试普及的时代,那些凡是参加科举考试,至少那些考中进士的人,任何一个放到今天都可以叫大师。苏东坡21岁,他的弟弟19岁,两个人同时考中进士,苏东坡的“高考”作文到现在还是唐宋八大家的范文,他在赶考的路上跟弟弟两个人在船上,写几个韵,照着这个韵写诗,到今天就是诗歌的经典。

 

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比如1927年左右北京大学的那些教授们,20多岁就是大师了。为什么会这样?今天大师难以产生,分科、教材、教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废除读经以后,大师也没了。

 

重拾文化自信,守护精神家园,提高文化素养,我们需要回归传统、回归经典。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重读经典?因为我们的教育首先要给人信仰,首先要给人价值观,然后让我们安身立命。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有两个功能:一个就是让人能够安定下来,另一个就是让人动起来。一动一静,把人从蒙昧状态唤醒。

 

让人心安定靠什么?靠文化。人有自己价值评判的标准,他走到哪里都不会茫然,会心安理得。“心安理得”这个词很好,但是如果把它次序颠倒一下就更好了,叫“理得心安”,理得了,心才安,理不得心是不会安的。这个理是什么?就是文化。

 

关于唤醒,通过教育唤醒人的生命力,唤醒人的情怀,唤醒人的创造激情。孔子教育学生,首先是提供一套理念——仁义礼智信。一个人内心要怀有仁,一个人做事要讲义。做事要讲义,安心要讲仁,然后在他生活里与人交往要讲礼、讲规矩。同时还有智,要有判断力,能够判断是非,当然还有讲诚信。有了这一切,做人的标准就有了,做人的原则就有了,标准原则都有了,人生还有什么彷徨的呢?!

 

孔子教学生,先教这些,这就是安心,然后孔子还要唤醒学生的激情,他要让学生们都去读《诗经》,为什么一定要读《诗经》?他说《诗经》有四种功能:兴、观、群、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什么叫兴?这就是唤醒,“兴”这个字,在古汉语里面有“唤醒”的意思,《诗经》上有一句叫夙兴夜寐,白天醒来晚上睡觉,兴是“起来”的意思,就是唤醒。然后是观,观是什么?是判断力,判断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第三个是群,群是什么?是责任感,对群体的担当。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有人说学习改变命运,但是要记住,这个改变命运不是改变你一个人的命运,也不是改变你一个家庭的命运,读书不是要让你一个人过的好,而是要让更多的人过的好。孔子教育人,是有大视角的。

 

总之,读《诗经》可以唤醒你内在生命的激情,因为有情怀、有理想的人,才会有长期的热情去做大事,因为这个世界上只要是事业,它绝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一件事情可以短时间完成,但一个事业一定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精力投入,那么谁能够在这个长时间里保持这样一种积极和热情呢,那就是有情怀的人,所以一个人要想做大事业必须要有情怀。

 

所以人生不能把自己定位太小太低,如此是不能做大事的。传统经典教育,从7岁开口读《论语》的时候,从读“子曰:学而时习之”的时候,一个人其实读的就是真正的“大学”——价值观世界观的“大学”。所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经典,经典告诉我们什么是“大”的,经典让我们“大”起来,它不仅仅是一套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一套价值体系,是一套文化体系。

 

经常有人问,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教育,二者有什么差别?我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文化,文化是动词,以文化人,教育最后要实现的理想就是把人文明化,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让人文明化呢?就是让人读文化经典。如果教育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

 

一个孩子在7岁时读不懂孔子、老人、庄子,非常正常。但是想想长期坚持读下来,当他能够以孔子和老子的视角看待和审视自然和人生时,这样的教育难道不是最大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最成功的教育么?

 

那么,我们需要读多少经典呢,《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加起来五万多字,《道德经》、《庄子》加起来,总共十几万字,把这些先读下来,基本也就够了,这些真的是必读的,读过之后,弄懂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境界高了,你的眼界开了,你的心胸广了,你的认知能力跟别人不一样了,你的心智发育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有了非常明晰的身份认同,理得而心安。


作者为上海开放大学教授

本文根据作者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上的演讲速记稿整理而成

主编:王多

图片编辑:邵竞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