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城市风情 海派生活”征文作品11 】泡饭情结
分享至:
 (22)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伟祖 2017-01-03 16:45
摘要:长时间外出旅行,我都要在旅行箱内,放几包榨菜萝卜头之类的酱菜,以便用餐时想吃泡饭了,盛碗白米饭,冲上白开水,拿出来佐菜。

泡饭,上海人曾经的早餐主食。大凡有点年纪的上海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泡饭情结。

儿时的记忆中,每天早上起床后,洗漱完毕,生好煤炉,第一件事,就是烧泡饭:把热水瓶里的开水,倒入盛有隔夜冷饭的钢盅锅里,放在煤球炉子上煮开,端开后冷却一下即可使用的平常早餐。

当时吃泡饭,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奈。一是限于经济上的不宽裕,为了省点家庭开支。那时的早点虽然没有现在丰富,但遍布大街小巷的早点店铺也不少:三分钱一只大饼、四分钱一根油条、五分钱一碗咸豆浆(淡浆三分一碗,甜浆四分一碗)、八分钱一只大肉包、一角钱一碗阳春面……虽然不贵,可比起泡饭,还是奢侈了很多。因为那时凭粮票供应的大米(粳米),一般是人民币一角六分四厘一斤(500克)。小米(籼米)更加便宜,只要一角四分三厘一斤。每天晚饭多烧点,剩下的冷饭第二天早上烧泡饭,既经济又实惠,也就成为当时一般上海老百姓的早餐主食了。对于上述的各种点心,那是偶而改善伙食的犒劳和奖赏,不是一般工薪家庭天天可以享受的。二是限于早上家务繁多,为了省点时间。当时大人要上班,小孩要上学,早上起床,忙得来不得了:要倒马桶、要生煤炉、要到给水站拎水、要跑小菜场买菜……吃泡饭,是最方便的,既省时又省力。

在那个只求吃饱不求吃好的年代,能够吃好泡饭去上班上学,也是蛮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两碗热腾腾的泡饭下肚,浑身暖洋洋,还是蛮舒服的。不太好的感觉就是泡饭不太耐饥,上学时,上课上到第三节课下课(大约十点半左右),肚子就会有点饿的感觉,好不容易等到第四节课下课,赶快往家里跑,回去吃中午饭!(那时,学校是不供应午餐的哦!)

大概是习惯成自然吧,吃惯了泡饭,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可以不吃泡饭的日子里,却有点离不开泡饭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次去广东学习考察,接待的朋友非常热情,每天早上带我们去吃“早茶”,初时很新鲜,看到琳琅满目、随意拿取的小吃,很是大快朵颐了一番。可是,三四天下来,胃纳就有点消受不了了。同行的朋友纷纷提出,想吃泡饭了,最好是再有点榨菜萝卜干之类的小菜。

以后外出旅行,住在宾馆里,早餐大都是自助餐,各种风味早点吃多了,最想换口味吃的,还是泡饭。以至于后来出国、出境或长时间外出旅行,都要在旅行箱内,放几包榨菜萝卜头之类的酱菜,以便用餐时想吃泡饭了,盛碗白米饭,冲上白开水,拿出来佐菜。

如今,已经有很多上海人早餐不吃泡饭了,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出生后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不作兴吃泡饭的。可是我不行,连吃几天点心,口感胃纳就感觉不佳,还是来碗泡饭爽口。

这就是我的泡饭情结?

 

 (本征文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城市超市共同举办,征文截止日:2017年3月1日。投稿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康定路1469 号海森国际大厦1701 室征文组委会   邮编:200042   E-mail:haipaishenghuo@cityshop.com.cn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