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观见 | 追问2016② 】无尽的反转:可有“把关人”?
分享至:
 (1119)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志远 2016-12-28 15:22
摘要:这就是一个充满“反转”的时代。太多沉重的案例在警示我们,愈加开放的网络社会,愈加需要一个“把关人”。问题是,这个靠谱的“把关人”在哪里?“他”又怎样才能让人们觉得靠谱?

 

2016年,新闻就像一首歌:“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层出不穷的热点新闻和社会事件,让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应接不暇。如果说传统新闻报道好比为受众提供了一部精心编排的舞台剧,这一年的新闻则让民众坐上了过山车——这一秒的新闻,下一秒更精彩。一波三折的“反转”中,真相永远不止一个。

 

或者,根本没有真相。

 

这一年的春节,一张“江西农村年夜饭”的照片刷爆朋友圈。“上海女因一顿年夜饭逃离江西农村男友家”,迅速引发有关“城乡差距”的争议。网民们先是沉浸于拥护或谴责“逃饭女”,接着又争论起婚姻该不该门当户对。但最终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这一让全民热议的“新闻”,根本就是假的。

 

接着是3月的疫苗案。短短两天内,《疫苗之殇》引发民众对毒疫苗的恐惧和愤怒,《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则将矛头直指《疫苗之殇》——它的作者和菜头当然被骂得很惨,骂来骂去之间,理性探讨很久方才恢复。疫苗新闻不断反转,口水战愈演愈烈,似乎人人都有道理,又似乎没有人能说到点子上,最后一地鸡毛。

 

五月初,安徽某媒体以《我的右肾去哪了》,报道了某男子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完胸腔手术,右肾离奇失踪的消息。消息一出,民意沸腾,医患矛盾急剧加深。然而,短短两天内,该事件几度反转,最终结果是,所谓肾“失踪”事实上是病人肾萎缩,“偷肾”一说纯为子虚乌有。

 

持续一年的“反转剧”,大概是以罗尔案收场的——如果未来的三天,不再有新的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的话。从刚开始的一场“慈善捐助”反转为罗尔“隐瞒”个人资产和实际医疗费,并涉嫌网络营销,又有了罗尔的自我澄清,又有了针对澄清的再澄清……直至那位名叫罗一笑的5岁女孩告别人世,人们也不知道她的父亲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又究竟做了些什么。

 

不明真相,徒留哀伤。这就是无尽反转给人的背影。

 

单纯从互联网传播的角度看,“反转”似乎再正常不过——过去新闻传播的周期以天计,今天新闻传播的周期以秒计,事情的发展比不过传播的频率,自然只能一次次“反转”了。

 

这也对,也不对。快速的传播固然意味着新闻可以不断“修正”,但在今天的舆论场,更多“反转新闻”本身并不成为新闻——这几日北京扫黄,不知哪里冒出一份“互联网巨头”“涉黄”的名单,于是变成了“大新闻”,惹得一些“巨头”真要千方百计“自证清白”。不用说,这条新闻十有八九是要“反转”的,不是因为事情变化快,而是它原本压根就不是个事——没有信源、没有核实、没有佐证,只是传了一张莫名其妙的“黄名单”,它若是新闻,岂不遍地皆新闻?

 

偏偏是这些东西,被堂而皇之当成了新闻。这似乎也很“互联网”。网络冲击了传统新闻业的业态和营收,也冲击着传统新闻业的规范和操守。没有了权威的把关,“新闻”难免会陷入这种“众说纷纭”的“反复无常”——亲自上阵的网民们毕竟不是个个都有“调查”或“核实”的能力,当信息支离破碎,“反转”在所难免。而互联网上的弄潮儿们也不必受到传统规范的“制约”——眼球至上,管它真假?

 

问题是,连曾经自诩“专业主义”的个别传统媒体,也亦步亦趋地跟在这类“大新闻”后面,一边生怕反转,一边又制造反转。当报纸把网络上的段子当作新闻,正儿八经地印成白纸黑字,这个充满了“反转”的世界,真教我们看不懂了。

 

无尽的反转,折射的是权威的消解,是把关的缺失,是规范的破除,也是社会的嬗变。这一年,大量“反转”背后,或隐或现的是“消费主义”。从王宝强的离婚到林丹的出轨,从包贝尔婚礼上的闹伴娘到乔任梁的去世,网民们在一次次集体狂欢式的情绪宣泄中围观、窥探、恶搞他人的私生活、隐私,甚至连死亡也不放过。在众人之力下,庄重可以变成搞笑,深刻可以变得肤浅,新闻的每一次娱乐化反转,都造成对他人的又一次消费。

 

当“10万+”成为新媒体从业者“成名的想象”。毒鸡汤教主咪蒙们上一秒可能还在贩卖“有趣牌春药”,下一秒就成为“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的“爱国吃货”。“新闻”无须太多证实就可以在朋友圈中刷屏,反正我转发了,你若不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在消费主义的推动下,天真的网民们有时候就像无头苍蝇,被大V、网红、段子手和营销账号一会儿“驱赶”到这一边,一会儿又吸引到那一边。

 

在不明就里地东奔西窜中制造出的新闻,当然难保不“反转”。

 

“反转”的背后,也是普遍的焦虑。和颐酒店事件和雷洋事件在一次次反转中扑朔迷离,人们除了关注真相,更想知道的是如何回答“假如当事人是我?”徐玉玉事件也是类似,事情终究水落石出,但萦绕人们心头的忧虑却长期难解:在一个信息高度开放的社会,谁来保护我们?

 

今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驱动,已经将新闻从“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变成“新近和接下来即将变动的信息”。一次次的新闻反转中,让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几近崩塌。但信息把关消失了吗?别天真了。技术霸权正在构建新的信息壁垒,而那些尚未掌握这些技术,缺乏媒介素养的“信息难民”,往往成了真正蒙在鼓里的受害者。

 

这就是一个充满“反转”的时代。太多沉重的案例在警示我们,信息社会中,人们需要学会“正确获取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愈加开放的网络社会,愈加需要一个“把关人”。问题是,这个靠谱的“把关人”在哪里?“他”怎样才能让人们真正觉得靠谱?

 

我们没有答案,我们需要寻找答案。但至少可以肯定一点:积极发声,正确对话,去伪存真,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这是面对“反转”的一条经验,或许也是网络社会中安身立命的一条法则。

 

毕竟,我们不能坐等“下一次反转”。

 

(本文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