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全球风靡“食物银行”在沪推行遇到哪些难题
分享至:
 (62)
 (1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2016-12-12 15:56
摘要:“绿洲公益”创始人李冰告诉记者,推广“食物银行”的困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捐赠者捐赠临近保质期食品生怕被指责,说服他们的工作变得十分艰难。此外还有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问题,根据我国规定,过了保质期的食物就不能食用,而在其他许多国家采用的则是“最佳赏味期”原则,过了最佳赏味期不能再销售,但依然能食用,尤其是罐头食品、饼干等干货,在国外“食物银行”被大量使用,因此他们必须加快食物运转以减少浪费。

过几天,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将在全市10家家乐福门店举行一次劝募活动,为全市200多户社区困难家庭募集新年礼物食品,还同时招募志愿者,参与食物募捐的宣传、收集、统计、运输。这家第一个在国内建立食物银行的社会组织,不断地为了扩大“食物银行”影响力而奔走着。

食物分享是人类最美的善意,“食物银行”(Food bank)的做法在西方已有很长的历史,简而言之,就是把临近保质期的食物收集起来捐赠给穷人的公益项目,全世界至少有400余家机构在做着这件事。而在上海,一些慈善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在尝试这样的公益形式,推行的过程还有些艰难——

 


谁是受益者?


国家粮食局曾经有过一项调查,我国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存在大量浪费,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的损失浪费达350亿公斤。而消费环节的浪费更是触目惊心,据估算,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高达2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绿洲公益”自己也作过调查,上海的家庭、餐馆、便利店或者面包房,各自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食物浪费。最为严重的,是便利店和面包房等机构,临近保质期内的食品被大批扔掉,超过30%的机构均表示一般将这部分食物按照垃圾处理。

 

“食物银行”公益项目由此而生——把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即将被浪费的食品和部分日用品收集起来,以专业的运输、物流和仓储等途径,通过社区和公益机构分发给困难群体。对于约占人口总数1%的困难群体而言,节省下来的食物支出可以帮助他们提升食物以外的生活需求,如孩子的教育、家人的医疗等,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社区和敬老院里的老人,是“食物银行”的主要受益对象。位于静安区南西街道的金钥匙服务业发展中心,与辖区单位“城市超市”联手,把当天没卖掉、但尚在保质期内的 “次新鲜”面包收集起来,无偿捐给社区困难户,同时再发动志愿者检查面包保质期、挨家挨户送到居民家。长期服务过程中,商家和社会组织之间已形成默契,“城市超市”每天准时送来一批面包,志愿者则按时前来接收和分发。几年里,社区里的困难户吃遍了各种花色面包。

 

在金山区石化街道永乐敬老院,老人们能享用到各种免费的干货、饼干、粮油、进口水果等,提供方是一家附近一家大型超市。每周二,敬老院工作人员就会到超市领取免费食物,一年半时间已领取食物1.3万余件,价值超过30万元。

 

而为快速高效地找到最需要这些免费食品的人,“绿洲公益”除了直送进敬老院等机构以外,还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在各居委会设立长期固定联系窗口、接受社会公开申请、接受NGO及其他机构的推荐等。同时还与一些食品生产机构建立联系,将这些机构捐赠的生鲜、蛋糕、牛奶、大米等食物则储藏在社区仓库,通过居民申请或推荐筛选受益人。“绿洲公益”对合作方的认定也很“挑剔”,挑选与有机农场或大型、规范化企业进行合作,以此把控食品安全。

 


推行难在哪?


记者了解到,“食物银行”里的食物大多会经历多道把关,包括超市、生产厂家等捐赠单位自己的食品检测、作为“第三方”的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检查、以及敬老院、社区等接收方人员的再次检验,一旦发现食物包装有破损或是没有生产日期等情况,都会马上弃用。

 

尽管如此,“食物银行”的推行还是遭遇了各种“不理解”。一家大型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曾有不少公益组织与他们对接提出需求,他们很乐意合作,常常捐出物资,但却宁可拿出新鲜食品而从不捐赠“次新鲜品”,尽管这并不符合“食物银行”的初衷,但这家企业也有自己的考虑,这名负责人坦言,拿自己淘汰的食品去做公益“名声不好”,与其冒着受指摘的风险,还不如“好事做到底”。

 

而一家尝试过“食物银行”项目的公益组织最终选择了放弃。其创始人告诉记者,回收临界过期食物有风险,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派发的食物必须要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他们没有专业食品安全检测人员,一些高热量、高甜度、难咀嚼消化的食品,一旦临近保质期,或许会对本来就体质较弱的老人或困难家庭人员带来隐患。其次,工作人员人手不足,有时发生无法在保质期内及时派发食品的情况,容易造成二次浪费。

 

而一些受益人可能会觉得有些拉不下面子。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说,他曾在加拿大住过一年,也在渥太华、波士顿等北美城市亲自参加过当地慈善组织的食物银行慈善活动。比如一家企业搞活动,中午来了几十人开会,准备的三明治、咖啡、巧克力等多了没吃掉,扔了可惜,就会捐到社区里的食物银行,每到预定的时间,流浪汉等有需求的人就会来到食物银行领取食物。由于食物银行很多,有需求的人可以今天到你家领,明天去他家领,一周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在加拿大的食物银行,前来领取食物的以加拿大本地白人居多,几乎很难见到华人面孔。”于海说,这可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华人觉得可以接受钱或实物捐赠,但吃嗟来之食等同于乞讨,担心会被华人社区看不起。”

 

“绿洲公益”创始人李冰告诉记者,他们推广“食物银行”的困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捐赠者捐赠临近保质期食品生怕被指责,说服他们的工作变得十分艰难。此外还有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问题,根据我国规定,过了保质期的食物就不能食用,而在其他许多国家采用的则是“最佳赏味期”原则,过了最佳赏味期不能再销售,但依然能食用,尤其是罐头食品、饼干等干货,在国外“食物银行”被大量使用,因此他们必须加快食物运转以减少浪费。

 


美国怎么解?


美国的著名慈善机构Feeding America也遇到过类似一些困难。Feeding America 每天收到的食品种类和数量都不确定,没办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进货。比如,冰箱已塞满了鸡肉,一个连锁超市又送了一车快过期的鸡肉,工作人员既不能说不要,也不能收下来然后低价到市场卖掉,食品面临过期风险。

 

此外,食物银行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他们大概平均20%的食品来自Feeding America,80%是他们自己收集来的。Feeding America根据食物银行服务区域大小和贫困程度来集中分配食物,这种分配依然会配造成供需不平衡,需要的没有,不需要的太多。由于食品大多保质期很短,供需不平衡的结果是Feeding America和食物银行本身浪费也很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Feeding America在2004年成立了一个由四位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家组成的工作小组,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脑洞大开”,提出了“拍卖”发配食品的建议:首先创造一种只能在内部流通的假货币,根据食物银行服务区域大小和贫困程度来分配货币,由食物银行通过Feeding America平台竞拍他们所需类型和数量的食品,出价最高者获胜。中标者用自己的余额付款,食物银行可以欠债,小型的食物银行可以联合投标,食物银行还可以把他们自己收集来的食品放到平台上去拍卖。2005年,“拍卖市场”开始运行,效果非常显著,有时一种食品的价格是同样重量的另一种的几十倍,这体现了食物银行对不同食品的不同需求。从2005到2011年,整个系统的食物供应增加了5万吨,足够6万人吃一年。

 

图片来源:绿洲公益提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