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禅寺里的国学堂体验
分享至:
 (16)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2016-12-08 15:17
摘要:一颗善的种子、美的种子播下去了,总会发芽的。

8岁的小可有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笑起来明媚。坐在她后面的男生挺调皮,时不时用脚勾一下小可的蒲团,小可回头瞥了他一眼。男孩收敛了,赶紧扶正手里的《弟子规》。

 

读到“人不闲,勿事扰”时,男孩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若有所思点点头,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念下去。

 

这是开在玉佛禅寺里的少儿国学课程。接着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学国画,一组练书法。

 

11点多,外公来接小可的时候,发现外孙女比以前乖巧多了。她一边收拾桌子上的毛笔,一边和小伙伴讨论刚才的国画课,离开教室前,还不忘和老师道声“再见”。

 

和孙可的外公一样,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点滴变化喜在心上。“懂事了,肯谦让了!”

 

孩子有他们的理解方式

 

国学堂孩子大多穿一套浅蓝色中装,这和教室里的蒲团、小长桌颇为契合,古香清雅。

 

这是觉群文教基金会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实行小班化教育,每周日上课,每班30名学生。学生分布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不等,其中八、九岁的二、三年级孩子最多。国学堂助教告诉记者,为孩子报名的不少家长本身就是国学爱好者,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

 

家长们选择这里,自然是看重了这块清修之地的氛围。有着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玉佛禅寺,阁楼清幽,殿堂林立,透着浓浓的传统之风,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好载体。

 

 

孩子们在上《弟子规》。   杨斌摄

 

教《弟子规》的女老师是位90后。温婉大方,音色温柔,她先教孩子读经典原文,接着阐释字义,还设置了“情景思考”环节来引导学生。

 

“如果你想去问老师问题,但他正好和别人讲话,你该怎么办呢?”“如果别人把小秘密告诉你,你会怎么做?”

 

孩子们的小手举得老高。

 

记者注意到,老师给孩子们准备的“弟子规”教程,由简入繁。

 

“简单一些的句子,孩子听得懂,可稍难一点的,那些年龄小的孩子能懂吗?”

 

90后老师嫣然一笑,“孩子有他们的理解方式,对古文他们有自己的感受,大人难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啊。”

 

记者注意到,坐在最后一排的三年级男生,在“人有短,切莫揭”下面轻轻划了一笔,他应该是感受到了什么。

 

不由想到,明代王士禛七岁入家塾,学《诗经》时已能领会诗情。他在《池北偶谈诵诗》中说:“予七岁始入乡 塾,受《诗》,诵至《燕燕》、《绿裳》等篇,便觉枨触欲啼,亦不知其所以然。稍长,遂颇悟兴、观、群、怨之旨。”

 

诗意可感,仪礼亦然。课毕,学生们双手合十,“感恩老师”;老师回礼,”感恩诸同学”。

 

就是想让孩子静一点、慢一点儿

 

休息片刻后,一部分孩子去上书法课。

 

法师在示范“志在高远“四个字。    王海燕摄

 

教书法的是玉佛寺里的法师。他边讲解,边在前方的田字格里用毛笔书了四个字,“志在高远”。

 

孩子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写法也不一,有的急性子,短短几分钟内练了三大张,那位每次举手高高的男生,写完第三遍“志在高远”,就乐不可支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进度慢的学生,还在一笔一划地琢磨着这四个字的笔法。

 

步伐或快或慢,领悟力或深或浅,这丝毫不影响法师对他们的态度。他在教室里来回踱步,静静地站在孩子身边,看他们挥洒,不厌其烦地点拨着字里行间的玄妙。年龄小的孩子们手指头蘸满了墨水,却也乐此不疲,每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一方笔墨天地里。

 

书法课现场。  杨斌摄。

 

“我不期望儿子写得有多好,就是觉得写字能让他安静点儿。”一位家长这么说。

 

这应该是相当多家长的初衷,这里的课程不设考试环节,孩子们没有压力。“知识层面的学习只是一方面,锻炼心性才是来学习最主要的目的。”一位妈妈说,在这样的百年古刹里念古文、写字可以更专注,“就是想让孩子静一点、慢一点儿。”

 

法师也这么看。“我们这里节奏会慢一点儿,孩子的笔法可能很拙,可能几堂课下来也不得其法,但慢慢地会影响他的性子。”

 

 

善的种子美的种子总会开花

 

 

国画课现场。  杨斌摄

 

另一些孩子上得是国画课。这一节的主题是“牵牛花”。着中装的国画老师教孩子先观察牵牛花的样子,再下笔。

 

小可举手争着回答,“上面的花瓣是喇叭形,下面有个小把手。”

 

“观察得好仔细!”得到老师的夸奖,小可笑得更明媚了。

 

小可在认真画牵牛花 。          王海燕摄

 

这个观察很快就落实到了画布,她耐心地勾出两朵粉紫色的花苞,小心地点上黄色的花蕊。时不时和她后面的男生交流心得,这位男生在画纸上画了两朵牵牛花,一朵粉色,一朵蓝色。

 

前几次的练习,已让他们对国画有点感觉,课堂里一片静谧,孩子们在调色板上调出自己的色彩,画着自己的花朵。

 

陈希来在专注地画牵牛花。    杨斌摄

 

记者注意到,坐在第三排的陈希来画技已颇为老练,别的小朋友一遍遍操练着花叶、花瓣,他却不急着上色,而是静静地观察老师的笔法,琢磨着手头的样本,良久下笔,一笔一墨间已颇能自如地驾驭晕染技巧。辅导老师告诉记者,这位小朋友很有绘画的潜力。

 

“喜欢画画吗?”陈希来点点头,接他的外公告诉记者,“他的功课在班级里前三名!”哦,是位小学霸。外公说,“我们来这里就是快乐教学。喜欢就好,我们不强求什么。”听老师说外孙的画很有灵气,外公还是忍不住地高兴。“会让他继续画下去。”一旁的陈希来也拼命地点头。

 

“这可能就是意外的惊喜吧。一颗美的种子播下去了,总会发芽的。”助教说。

 

意外之喜在于国学启蒙课程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这比什么都来得珍贵。一位70后家长感叹,之前让孩子练习过书法,但都是强迫式,孩子心不甘情不愿,“现在回家后,竟然主动要求练习,每天两张,雷打不动,看着他专注的样子,我都很感动。”

 

不仅是对美,善的种子一样开花。国学堂老师说,有对双胞胎姐妹花,在家总是吵,互不相让,现在上课时,姐姐会主动照看妹妹,俩人一起探讨、一起进步。另一位家长更是感同身受,有次在家吃中饭,有道孩子平时最喜欢的菜,以往孩子总是自己独食,不懂得分享,那次竟然主动让外公先吃。这位小姑娘说,“弟子规的课上老师教过,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家中外公最大,先让外公动筷子。”

 

 

链接:

2015年11月,由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发起的觉群少儿国学堂,依托玉佛禅寺环境优势开辟国学教育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少儿国学启蒙课程。 觉群少儿国学堂的常规化周末国学班、暑期夏令营在每期开班前,都会通过基金会官方微信等平台,面向社会进行招募。除此之外,觉群文教基金会还积极与长寿社区基金会合作,将国学课程送入社区。截止目前为止,觉群少儿国学堂开设班级16个,累计授课近100次,300课时,生源分布于上海13个区县,直接受益人次达到400人。值得一提的是,觉群少儿国学堂还向长寿社区低保学生开放部分学习名额,后续招生将继续向一些农民工子弟、残障孩子倾斜。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照片)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