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治 > 说法 > 文章详情
网络“原住民”们,最易在“网络交友”等方面踩进安全陷阱
分享至:
 (13)
 (1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宗和 2016-09-26 05:35
摘要:相反,他们对这些技术知识太过熟悉,但缺少相应的社会经验、法律知识,对技术的熟悉反而成为他们上当或犯错的“帮凶”。

年轻的“90后”、“00后”们,成长即伴随互联网的诞生与飞速发展,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然而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熟悉、习惯网络化生活的他们,是否就更容易避开那些网络信息安全的“陷阱”?

 

 

在昨天闭幕的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暨第六届上海市信息安全活动周期间,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份同一所学校的两个班级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后的比较报告:接受了相对系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班级在这方面的成绩明显好于只接受零星教育的班级,但这些网络“原住民”们“失分”的地方却非常接近:互联网交友、手机软件应用安全、智能手机安全使用、信息安全问题判别、智能手机支付APP的使用等成了他们的“软肋”。

 

 

这份报告选取了愚园路第一小学四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对比,其中实验班全程参与了“CSO进校园”信息安全意识教育课程的试点教研,经过历时3个月的系列课程教育,而对比班仅参加了“CSO(首席安全官)进校园”开幕式的校园公开课。

 

 

两个班级成绩比较

 

最后的成绩显示:实验班95分以上学员26个,占所有95分以上学员的68%,占整个班级67%。对比班95分以上学员12个,占所有95分以上学员的32%,占整个班级35%。而实验班成绩在80分以上的小学生达到100%,对比班有6%的学生低于80分,3%的小学生成绩不合格。

 

 

不过,无论实验班还是对比班,在错误的题目上都相对集中——互联网交友、手机软件应用安全、智能手机安全使用、信息安全问题判别、智能手机支付APP的使用成了他们的“软肋”。其中关于“智能手机安全使用”的错题率最高,实验班和对比班错题率分别达到36%和44%。

 

 

不同班级成绩分布比较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小学生接触智能手机的机会剧增,甚至有部分家长疏于管理,将智能手机当成“电子保姆”丢给孩子,由此发生了多例小学生因为使用智能手机发生的安全事件。

 

 

记者走访发现,发生这样的问题并非出在网络“原住民”们网络信息技术知识的缺乏,而是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相反,他们对这些技术知识太过熟悉,但缺少相应的社会经验、法律知识,对技术的熟悉反而成为他们上当或犯错的“帮凶”。

 

 

杨浦公安分局江浦路派出所曾破获一起案件:退休后定居澳大利亚的傅女士发现自己一张银行卡里3.6万元不翼而飞,回国报案后发现这些钱竟然都是通过与银行卡绑定的支付宝,网购了一款手游的点卡。

 

 

从市民陈先生手中拿回了原本放在自己银行卡内的3.6万元现金。原来,陈先生的儿子,14岁的初中生小陈,发现自己的手机号码已被注册过支付宝账户,并绑定银行卡,于是成功从这张卡内获取3.6万元以购买游戏装备。而支付宝账户的主人,也就是小陈手机号的前主人,正是傅女士。

 

 

原来,2014年傅女士移居澳大利亚后,停用了之前的手机号码,却未到通讯公司办理停机保号业务,而这一号码曾被傅女士用于注册支付宝账户。

 

 

随后该手机号码长期欠费且无人使用,通讯公司将其收回并再次投放到用户市场。被市民陈先生购入后给自己的儿子使用,小陈尚未满14周岁。据小陈自己表示,2015年暑假,他在家中迷恋上一款手机网络游戏。由于需要花钱购买游戏装备,他试着用自己的手机号码申请支付宝,准备在网上付款。没想到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这个数月前父亲买给他的手机号码,已经被人注册过支付宝账号。于是,他通过申请找回了这一手机号码注册账号的密码,并发现该账号还绑定了一张银行卡。在快速提高游戏等级的诱惑下,小陈尝试着用该支付宝账号购买游戏点卡后往游戏中充值,没想到银行卡里居然有钱。自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在短短两个月中,他就从傅女士的银行卡中连续盗刷3.6万余元,并全部用于购买游戏装备。

 

 

今年,上海开展了“CSO进校园”公益项目,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逐步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这也是全国首个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安全公益项目。上海还推出了全国首创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教材《小安网络安全亲子教育手册》。该手册由10多为CSO参与创作指导,以青少年喜欢的漫画形式呈现日常学习、生活中会碰到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