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师生反目不稀奇,孔子也有过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鲁民 2016-09-21 08:05
摘要:孔子对学生们说,冉求不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这是史上最早的断绝师生关系的声明。

 

近日,相声界上演一场师生反目大战。先是郭德纲清理门户,把前徒弟何云伟、曹云金除名德云社家谱,并发文称:“该清的清,该驱的驱。所谓的清理门户,是为了给好人们一个交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以忠正为本。留下艺名带走脸面,愿你们万里鹏程。从此江湖路远,不必再见。”曹云金也不示弱,反唇相讥:“你可真有意思,从来不敢指名道姓,一贯含沙射影,就因为不再给你赚钱了,你逼走了我们,现在你栽赃陷害,强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在我们身上,对我们赶尽杀绝,置我们于死地!”


老师要清理门户,学生讨伐老师“七宗罪”,这一回算是彻底撕破脸了,闹到这个份上,也实在令人齿寒。不过,这事也并不新鲜,古已有之。而且,不仅有老师对学生发难,也有学生炒老师鱿鱼。不论其中是非曲直,结果都是不再来往,反目成仇。


清理门户也叫“逐出师门”或曰“破门”。最早的记录是孔子。《史记》载:冉求是孔子的学生,精明能干,但孔子看不惯冉求为季氏家族敛财的行为,认为“季氏富于周公,而(冉)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有一天,孔子大骂冉求,对其他学生说:“(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意即冉求不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这是史上最早的断绝师生关系的声明。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思想家和学者,曾师从国学大师俞樾门下学习七年。后来,章太炎的民主主义观增强,反清意识浓厚,渐与老师分道扬镳。1901年春,章太炎到苏州拜望俞樾,俞老师声色俱厉地斥责章太炎“背父母陵墓,讼言索虏之祸,不忠不孝,非人类也”,“曲园无是弟子,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明确提出了与章太炎断绝师生关系。

章太炎

周作人

不过,学生主动与老师断绝关系的事也不少,简称“谢本师”。这个“谢”,是谢绝、辞谢的意思,其实就是要跟老师决裂,不再承认自己是某人的门生。“谢本师”更需要勇气,因为按照传统文化中“天地君亲师”之说,师生关系几乎等同父子关系,学生与老师反目,往往会被人视为大逆不道。但仍有学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他们觉得有比师生之情更重要的东西要捍卫。


明代张居正父亲去世,按规定他要回家守孝三年,称作“丁忧”,可是他没有遵守这个规矩,据说主要是他的改革刚刚起步,他若一走就无法继续推行了,所以他依然坚持在京中做官。这时,他的学生赵用贤、吴中行两人竟公开声称与他断绝师生关系,为此他们官帽没了,还受了杖刑,但也赢得了当时及后世的好评,颇有点“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味道。


当然,也有的“谢本师”是无事生非。1943年4月,周作人的学生沈启无想当教育总署秘书长,没有成功,他认为时任伪教育总署督办的周作人从中作梗,十分怨恨。用笔名发表文章《杂新编》,影射周作人是“反动老作家”,应对他作“毫无保留的激烈斗争”。周作人一怒之下发表《破门声明》,将沈逐出门下;沈启无则以诗的形式公开“谢本师”,与周作人一刀两断。师生俩演了一出无聊无趣的闹剧,成为一时笑谈。


“道不同不相为谋”。依我管见,师生之间若无共同语言、共同追求、共同信仰了,分开也不是坏事,硬绑在一起反而都受罪。因而,不论是老师的“逐师门”,还是学生的“谢本师”,都属正常之举,没必要大惊小怪,只是要不要采取那么激烈的形式,发表那么刺激的言论,倒是可以商榷的。君子绝交,不出恶言,应是一条基本底线。


组稿、编辑:伍斌 题图来源:未来网 沪江网  图片编辑:朱瓅  邮箱:wbb037@jfdaily.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