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早读 > 文章详情
灯下漫笔@是谁要了临沂被骗女孩的命?
分享至:
 (36)
 (2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山河 2016-08-25 04:14
摘要:18岁的生命本该背着行囊、带着憧憬生活在大学这个“美丽新世界”里,因为社会角落里的一小片阴影“郁结于心离世”,应该引起社会广泛警醒,全力补上个人信息安全的“短板”,让悲剧不再

  一通诈骗电话后,一个18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近日,一则“山东临沂一女孩遭遇电话诈骗被骗光大学学费,郁结于心离世”的新闻,令无数人扼腕叹息。

  据报道,她是“众人眼中善良、懂事、开朗的女孩”;她是“贫困家庭即将迈入大学的节俭女生”;她被骗光的9900元学费,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才凑出来的;当她在被骗后,曾独自在雨中苦苦等待奇迹发生,希望骗子能把钱还回来,然而……等待她的只有绝望,诈骗猛于虎!这句话用在她这儿,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介绍,她生前身体健康,并无重大疾病。也许会有人说,这孩子太过单纯、涉世未深、心理脆弱,但这通诈骗电话,无疑是导致她心理崩溃的最直接诱因,压垮她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谁又忍心责怪。

  贫困家庭走出来的“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绝不止她一人。“骗人钱财不管人死活的陌生电话”也绝不止这一个。每每在开学季,“骗上学费”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近日同样是在临沂,还发生了“一农村女大学生遭‘通缉’,学费被骗光欲休学”的案件。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甚至有些拙劣,但骗子们玩的是“普遍撒网、重点捕鱼”,一旦有不明就里或一时糊涂者“上钩”,那就很难逃脱“入瓮”之灾,因为骗子团队已形成“组织策划者、银行卡提供者、公民个人信息提供者和拨打电话组、取款组5个环节,构成了完整的诈骗链”,“一天打几百个电话,可能会有一两个上当”。

  “撒网捕鱼”的骗子们从事电信诈骗的“网”从何而来应该深思、深挖、深究。18岁山东女孩在被骗之前,“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并确认是真的”——这一举动为后来的诈骗“埋下了伏笔”:她对后来骗子的来电并无半点戒备之心,丝毫未怀疑过其真伪,最终为了得到2600元助学金,先送出了9900元学费。骗子怎么会知道有助学金要发给她,并获知她的电话号码?是“纯属巧合”还是“神机妙算”?其背后是当下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

  信息关系个人隐私和安全感,甚至是幸福感,谁都不想错过一个也许是重要的来电,但谁又都不想被一个陌生人亲切地叫出自己的名字,甚至“要到他办公室来一趟”。众多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已经严重损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善。有关部门一直在打击形形色色电信诈骗,但因缺乏持续合力,或者因某些行业的裹挟,面对狡猾的“狐狸”,我们的“猎枪”威慑力还远远不够。亟需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加强隐私保护与建立诚信机制建设,用严厉的制度、法律对“信息骗子”围剿痛击。

  18岁的生命本该背着行囊、带着憧憬生活在大学这个“美丽新世界”里,因为社会角落里的一小片阴影“郁结于心离世”,应该引起社会广泛警醒,全力补上个人信息安全的“短板”,让悲剧不再。

 

新闻链接

教育部提醒大学新生

谨防以发放助学金为名的欺诈恶行

  据新华社消息,针对24日网上出现关于“山东女生近万元大学学费被骗走”的消息,教育部提醒大学新生谨防以发放助学金等为名的欺诈恶行。

  教育部提醒,无论是哪个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资助,不应要求学生到ATM机或网上进行双向互动操作。如有类似要求的,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据了解,国家已建立了完整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只要有经济困难,政府和学校都会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资助。

 

漫画说明:《不胫而走》 高考刚过,网络上就开始叫卖考生的个人信息。对一些学校而言,招生已经成为产业,围绕这一“产业”,形成了一条潜在的利益链条,吸附在链条上的,有“招生代理”,有招生学校,甚至可能有高中学校的老师及招生办公室的人员。(新华社发)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