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访谈 > 文章详情
曾经爆红的“足记”在干吗?杨柳:安安静静做产品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抒怡 2016-06-04 05:01
摘要:“我觉得我们是手艺人,大环境已经很浮躁了,不要把自己搞的很浮躁,我还是耐得住心性的。”

“昨天做梦梦到以前认识的两个媒体朋友,我跟他们打招呼,他们都不理我。当时表示很受伤,曾经还称兄道弟的。”在“足记”爆红后的一年零三个月,刚刚出差回来、依然留着“一刀平”刘海的“足记”创始人杨柳,坐在上海创客中心的会议室里,跟我说起这个梦,笑得前仰后合,确实有点像她说的“深井冰”。


去年3月,“足记”APP一夜成名。那时候,微信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加了上下黑边和文字的“大片模式”照片,即使是张很普通照片,也能做出电影截屏一般的文艺效果。然而,当这款应用在App Store的排名蹿升到了免费分类全榜第一时,服务器几度崩溃,“足记”团队只好在系统消息里向用户致歉。当时杨柳被众多记者、投资人“围追堵截”,每天都要见几十批访客,电话基本处于忙音状态。她在媒体面前感叹说:“已经三天没睡了”。

(去年3月26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静安区调研时与“足记”创始人杨柳的合影)


一年零三个月后,微信朋友圈里的爆款产品已经来来回回更替了不知道多少轮,每一个爆款能给用户带来短期的娱乐性,但伴随而来是来去匆匆,各领风骚三五天。不过,朋友圈里的喧嚣和嘈杂很少再波及到“足记”。


来找杨柳的记者少了很多,频率基本上在一个月五六次。几乎所有的记者都会问杨柳有关“脸萌”的问题。“如果有记者不问‘脸萌’,我还会觉得奇怪,我看到有人写的文章标题是《论脸萌和足记的衰败》。其实这些记者真实想问的应该是我们死了没有吧。”说到这里时,杨柳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只是,“脸萌”的团队最近又凭借一款名为Faceu的社交软件再次登上了APP排行总榜第一名。经常被拿来类比的“足记”不着急吗?“我对目前的状态非常满意,我可以安安静静地做产品了。”看起来相当淡定的杨柳用“手艺人”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和团队,她说即使现在来的记者少了很多,还是会婉拒其中的大部分。


语速快、性子急,又不吝自嘲的杨柳大学主修电影戏剧文学,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这决定了“足记”从一开始就有着鲜明的文艺基因,“足记”最早的创意是在地图上标记出电影的取景地,让用户可以在电影取景地中拍摄对比照和穿越照。收录电影取景地的资源是个“功夫活”,需要编辑团队一条一条手动查找录入,标明精确的经纬度。但值得玩味的是,这个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精力的取景地拍摄没有成为爆款,爆红的反而是灵光一现无心插柳的“大片模式”。


但是,当“大片模式”昙花一现之后,“足记”靠什么继续走下去呢?对于这一点,杨柳有着自己的打算。她告诉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足记”的子APP,将电影和旅游结合,继续将挖掘电影取景地这条路走下去。“我们一直在做这么一件事情,只是中间被一些事情耽搁了一下。”

(杨柳近照)


构建2.5次元


上海观察:很多人在问,“足记”还在吗?


杨柳:我们只是没有花钱去做推广,所以很多人看不到我们。但我们现在的下载量是3000多万,每天自然增长量是一两万,日均活跃用户数量在100万上下。不过这个数量相比整体下载量,我觉得还是有点低。


上海观察:不做推广不担心大家会忘了“足记”吗?


杨柳:也会担心,但我觉得把钱花在这上面没有意义。产品做好了,如果用户需要,自然而然会来的。


上海观察:你最近在忙啥?


杨柳:一方面在填以前技术方面的一些坑,没想到会填这么长时间;另一方面,也在做其他项目的规划。一个是做短视频,用技术的手段,帮助用户用非常简单的方式创作出有意思的视频内容,表现性上更丰富,故事感更强。另一个是,我们在做图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用户有产生故事的能力,我们想挖掘更多草根的IP,包装和推荐用户,甚至帮他完成演员或导演梦。


下半年我们和P2(联合创业办公社)合作,在北京团结湖做个试验性的空间,我们会有个电影院,放映一些没法上院线的青年导演的作品,还有一些独立制作人的电影、微电影,等等。


上海观察:听起来项目很多。短视频现在是个风口,你们会做直播吗?


杨柳:不做直播,直播不适合我们。我们更多是记录,记录是事后的概念,直播是即兴的。记录是为了回忆,和电影比较契合,所以我们会把视频做出电影的感觉来。


上海观察:我看去年的一些报道,当时你已经提到要做视频,什么时候能推出呢?


杨柳:一直在酝酿,但APP有很多技术问题。以前我说整个应用简直像一块“砖头”,现在不至于是“砖头”,但还是个“马蜂窝”,不断有篓子捅出来。视频功能做好了1/3,理想状态是7月份推出。


还有一个重大计划是要开发一个子APP,这个APP将非常专注于电影取景地的收集,我们称之为“电影地理学”。比如去北京故宫旅游,你可以知道在故宫哪几个地方曾经拍过电影。比如最近很火的《欢乐颂》,我们做的内容包括了这部戏的衣食住行,连拍摄地的地图都标出来了,还会告诉你这个地方除了《欢乐颂》还拍过其他什么其他电影,用户花一个周末就可以把这些地方都逛一遍。


我们还在策划一档真人秀的节目,让明星跟着电影去旅行,在一些地点重现电影经典片段。


上海观察:电影取景地这个功能在“足记”里也有吧,为什么要再做一个APP?


杨柳:是的,现在“足记”里有这块功能,但我们没怎么推,因为图片社交和电影取景地无论是用户群体还是运营方向不是特别统一。图片社交是高频行为,而查看电影取景地是低频行为,所以要再开发一个APP。


我们很想模仿台北的做法。台北每年会出一本追星手册,台北的旅游资源本身很有限,但通过这本追星手册,发布哪个影视剧在台北哪里拍摄,就可以让台北的一个便利店或者咖啡馆成为旅游景点。上海完全有能力做这件事情,但缺乏包装,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这类事情做好。很希望能和有关方面合作。


上海观察:现在市面上有类似的产品吗?


杨柳:不是没有类似的产品,但我对这块内容非常自信,要做的像我们这么准确很难。


我们做的这块内容有高壁垒,靠人力去做,不容易被复制,不像“大片模式”


上海观察:不容易被复制,这是“足记”做爆款的时候得出的经验教训吗?


杨柳:“足记”在爆款的时候有这个内容,我们不是一个非常技术性的团队,所以在往互联网人不屑的方向努力。


上海观察:在这块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杨柳:也许别人不觉得这是生存空间,觉得这是“找死”。


但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产品。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旅行方式,我去一个地方,如果知道有一些电影在这里拍,一下子会有共鸣。我还记得有次去荷兰,当我翻“足记”看到《雏菊》有很多场景在这里拍,眼前的广场、街头艺术家一下子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电影取景地是在二次元到三次元之间构建了一个新的次元层,我把它称为2.5次元。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一场景与取景地上海龙华寺的实景对比)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一场景与取景地上海大观园的实景对比)


钱还没花光


上海观察:把取景地旅游这块单独做是不是更有利于盈利?


杨柳:对,旅游部分会更有利于商业开发。APP上可以购买一些景点门票和路线产品,还可以购买当地人导游服务,理想状态是下半年推出这个APP。


上海观察:感觉“足记”变得更线下了。


杨柳肯定不能脱离线下,我们可以淡化APP。我一直想做的就是故事、记录、表达,想把这条线索做到更极致。


上海观察:但听下来你们至少准备做四五个项目,资金上有压力吗?去年7月底融到的1000万元美金用光了吗?


杨柳没用光,我们用得还蛮省的。虽说开源更重要,但节流也做得比较好。因为我们几乎不做任何宣传,宣传营销是无底洞。国内APP市场这块做得非常糟糕,大家都在无限制地烧钱、刷量、冲榜,蛮让人担忧的。


我们下半年可能会启动B轮,或者说先做A+,因为现在整个资本市场也不是特别好。


上海观察:现在“足记”的盈利方式主要靠什么呢?


杨柳:主要是广告,有一些品牌合作,包括一些电影营销的合作。这种合作是比较软性的,比如说把一些好的slogan放入我们的字幕库。但我们做的合作不太多,我觉得这不是我们非常主线的收入,主线有待培养。


上海观察:关注度下去了,投资人方面会有压力吗?


杨柳:还好。我在选择投资人时也会关注他是否特别在意数据。比如A轮,我选的是成为资本的沙烨,他没跟我谈任何数据,也不问我盈利模式,而是问我这个项目好不好玩。我们聊各种故事,聊怎么用图片来讲故事,我觉得他还挺懂我的。另外一位投资人红杉资本的郑庆生,我之前就认识他,他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投资人做到这么文艺也是醉了,投的是豆瓣、穷游。


文艺青年虽然没什么钱,但是往往可以成为意见领袖,可以影响另一部分人。其实所有的需求都是小众影响大众。产品这个东西,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永远不要让用户提需求,用户提的需求都是伪需求,因为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在洗衣机被发明之前,从来没有一个用户提出要用洗衣机。


我们是手艺人


上海观察:沿着你这个思路做下去,还会产生下一个爆款吗?


杨柳:爆款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我觉得取景地APP不会成为爆款,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产品。


我觉得我们是手艺人,大环境已经很浮躁了,不要把自己搞的很浮躁,我还是耐得住心性的。


上海观察:“足记”成为爆款的时候你不浮躁吗?


杨柳:那时候浮躁主要是因为来的人太多了,应付不过来。现在没有那么多人来了。我对目前的状态非常满意,可以安安静静地做产品了。


上海观察:做爆款的感觉如何?


杨柳:有好有不好。好的是,冷启动过程不会那么痛苦,一下子被那么多人知道,各种资源也比较容易汇聚过来。不好的是,用户的耐心是有限的,你没有把产品完善好,其实还是会流失很多用户,很难一个一个去解释,这一点很无奈。


另外一个是,大家对你的产品有个思维定势,在产品转型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不会那么容易接受。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把取景地这块分出来的原因之一,因为用户的着眼点已经在图片社交这一块了,新的功能就始终形成不了重点。


但是不管怎么讲,我觉得成为爆款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上海观察:爆款产品层出不穷,你觉得应该怎么避免“一红就衰”的状态?


杨柳:最重要是看这个功能对用户的价值,是一时的新鲜还是“这个东西有用”,就这么简单。


上海观察:如果能重来,是不是至少要把技术的坑补好?


杨柳:话是这么讲,但除非早发现几个月,因为最早的技术架构就有问题,当时也没有财力、时间来处理这件事情,所以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


除非刚创业时就有一个有经验的技术搭档。但是刚创业那会,谁认识你啊?要找一个有经验的技术搭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很多创业者的一个困扰:有一个好的想法,但不知道找谁来实现。


我非常羡慕有技术的产品人和有产品思维的技术大拿。


嫁人要嫁技术大拿


上海观察:所以你说过“想嫁一个会写代码的人”,是吗?


杨柳:对,我永远都想嫁一个写代码的人。但也不是光会写代码,希望他是一个非常非常牛的技术大拿。


你们这里能征婚吗?哈哈哈。赶紧帮我问问,有什么适龄的二婚男青年介绍。像我这个年龄还没结过婚的,大都不好相处。


上海观察:你不也还没结婚吗?


杨柳:我也不好相处,再来一个不好相处,就没法沟通了。还有90后小鲜肉,愿意接受70后怪阿姨的,我也可以啊,哈哈哈。只要不是小心眼的都可以。我喜欢的男生是大气的、比较直爽的。


上海观察:你是哪种类型?女强人吗?


杨柳:完全不是,深井冰型。我正常情况下很讲道理,但是反复强调的事情老是被忽略,就容易发飙。


上海观察:你的员工会怕你吗?


杨柳:基本上不怕,基本上我怕他们。


上海观察:你不是要发飙吗?


杨柳:其实并没有人当回事。

 

(题图来源:网络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angguanfangtan@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