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沪社区老人接受“树葬”,可子女觉得没脸面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2016-03-22 16:58
摘要:生态葬并非世俗眼光中的“便宜葬”,是符合低碳、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的国际主流殡葬观念。

如果将亲人的骨灰撒在土壤里,上面种一颗树,不留坟头、不立幕碑,只作标记。这样的“树葬",会被都市人接受吗?

 

“其实,社区里很多老人对'树葬'并不排斥。”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外滩街道党工委书记成秋燕说。

 

因为是社区干部,成秋燕有时会和老人谈起生后事,“传统观念都是入土为安,可老城厢里的老人想法早和几十年前不一样了。老人们觉得,上海土地越来越稀缺,墓地又那么贵,如果能以'树葬'方式下葬,不与活人争地,不多占土地资源,也是为社会作贡献。还有老人认为,逝者与树融为一体,可以达成奉献大地的良好愿望。”

 

不过,老人的子女通常不这样想。持“反对”意见的子女觉得没脸面,没必要为了块墓地太抠门。“其实,这种观念完全可以变一变,子女可以为父母认养一颗古树嘛。”

 

成秋燕还去嘉定几个墓地作了番调研。“如今墓区圈的土地越来越多,但墓地还是很紧缺,放眼望去,黑森森一大片墓碑,还影响周边经济。如果能采取树葬方式,改成森林公园就好了。”成秋燕说,她去国外考察发现,很多城市的墓地都呈现为大片森林,“浓浓的绿荫下,竖着纪念碑,寂静幽深,寄托哀思之处也是一处好景观。”

 

今年市人代会上,成秋燕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大生态殡葬工作力度的建议》。“传统的墓地一人至少占地1平方米,而树葬的占地面积仅为原来的1/5,可以节约大量土地。”在小组审议时,成秋燕与大家分享她的“树葬”理念——在城市推行树葬方式,只栽树不立碑,把墓地变成林地、草地,经济文明,环保卫生。“很多代表都很赞同我的建议,有人当场响应这种'树葬’方式。”

 

在成秋燕看来,生态葬并非世俗眼光中的“便宜葬”,是符合低碳、环保、节约土地资源的国际主流殡葬观念。当然,她提的“生态葬”不仅仅包括树葬,还有花葬、草坪葬、壁葬、海葬等。

 

“拿海葬来说吧,很多地方的海葬活动断断续续,不能常态化。”成秋燕说,无船可租经常成为海葬最大的“拦路虎”。一些符合条件的船舶公司,因为忌讳而不愿将船出租用于海葬活动,还有航道开辟、骨灰撒海定点海域的审批等方面,涉及多个部门。另一方面,许多经营性墓园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即便应提供生态葬法,却可能更热衷于推销墓葬,造成生态葬的遇冷尴尬状况。

 

“所以,加大推行生态葬势在必行。”成秋燕建议,将生态葬纳入基本服务项目范畴,并将生态葬同步做入宣传单页、价格目录等宣传物品中。特别是在清明节这样的扫墓高峰期,要以多种创意与形式,把“生态葬”作为一张宣传“主打牌”,引导和提升全社会文明、生态的殡葬风气和观念。

 

她还建议,因地制宜开展骨灰撒海、树葬等生态安葬活动。对低收入人员提供免费或者低价骨灰安葬服务。对树葬、草坪葬等生态安葬实施政府绿化补贴。譬如,开设入葬绿化补贴、日常绿化养护费补贴等。此外,多举并策,鼓励经营性公墓多开辟生态公益墓区。实施经营性公墓对生态公益墓区与墓葬的推销力度相同等考核措施。

 

记者了解到,民政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个推行绿色殡葬的专门文件,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这对推行生态葬可是利好消息,当然,目前'海葬'步子还有点大,可以先推行‘树葬’嘛。”成秋燕说。

题图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